当前位置:首页 > 毛概复习提纲(详细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中国近代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 ①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科学的真理,但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才能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 ②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具有活力,才能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 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A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核心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B
? 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 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 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这也马克思主义要
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C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1. 马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政经文——在毛邓三的指引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生活总体达小康——在新世纪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没有老马,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2. 马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1
3. 马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义在中国发展的
新境界。
马义的中国化,体现了理论与实际、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义,有反对教条孤立静止。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也体现其固有的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继承与发展
? ①这一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析方法,科学地分析了当今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理论。
? ②这一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对人民群众创造的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
? ③这一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的理论品质。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应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2
1.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老毛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新中国的一系列改革与发展,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科学发展观还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
2. 科学发展观是马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它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模式、战略,。。。。。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
?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①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②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③ 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近代中国的性质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革命的性质
?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反对封建主义)民族(反对帝国主义)革命。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老毛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①革命对象(没收官僚资本 ,不包括民族资本主义 )
官僚资本主义 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
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②革命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
③革命动力(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农民问题——消灭封建土地占有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结成同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性)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摇摆性。(妥协性)这决定了它虽然可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革命的领导者(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无产阶级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天然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现的。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主要有:第一,广泛深入地发动农民,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同盟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这是解决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第二,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两大策略。第三,掌握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第四,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⑤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一次革命论”与“二次革命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