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改革
求。没有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就没有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由于行政文化的特点所决定,建设将是多方面的、漫长的,就目前来看应着重建设以下方面:
行政思想。重点清除残存于现代行政文化中的封建宗法思想、特权思想、专制思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奴化买办思想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行政思想。同时,要积极吸收借鉴中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行政思想,着重培养现代化行政管理需要的创造性、开拓性的行政思想,使整个行政思想朝着高效、开拓、开放、法制的方向发展。
行政心理。大量运用现代管理心理学,端正行政动机,改善行政态度,增强行政情感,改革行政习惯,保持公平的行政心理,确立正确的行政价值取向,建立真诚、乐观的行政情绪,加强行政心理的调适,着重运用组织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行政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使行政人员的不良心理适应得到调适,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修养得到提高,以现代化行政管理的要求树立稳定、健康、和谐的行政心理,使整个行政心理充满活力和内聚力。
行政道德。在大力消除封建社会不良行政道德,加强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建设的同时,积极挖掘和弘扬传统行政道德体系中的合理内核,如以群体为导向的行政价值观、以功绩为取向的行政规范,强调精政廉明的行政风范,注重反求诸己的行政道德修养方法。此外,还应借鉴、吸收国外行政道德中合理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成份,把高效从政、一心为民作为最根本的道德规范贯穿于整个行政活动中,做到在道德认识上,摆正行政人员与人民群众的道德关系,在道德感情上,养成行政人员对人民群众的爱心和高效满足人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在道德意志上,培养、锻炼行政人员具有克服困难去履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义务的能力和毅
12
力,在道德信念上,养成行政人员的强烈责任感,在道德习惯上,养成崇尚高效、重视时间效率观念的道德习惯。
行政观念和行政意识。保守型观念和意识是以传统的秩序、宁静社会为土壤,而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要求政府对动态多变的社会有全面的把握,只有进取型的观念和意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只有具备开放、参与的行政意识才能管理日益国际化、市场化的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需要服务型行政文化,转换政府职能,要求政府增强社会的服务意识和行为已成为中国行政文化建设的方向。
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大力消除几千年封建行政传统和习惯的影响,提倡行政民主,加强行政法制,重科学而非经验,重实效而非形式,重贤能而非亲故,增加行政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行政决策和管理的习惯、氛围,造就社会监督行政决策与管理的机制。为适应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需要,我国参与型的行政文化中,不仅要包括行政主体对决策活动的影响与参与,而且还要包括行政活动的社会受体对行政活动的影响与参与;由人治型到法治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讲的是法治,强调法的至上性,要求制订完善的行政法规,依法行政,对行政权力的拥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严格的规定,这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2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分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这一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
13
深入研究和把握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规律性认识,科学借鉴而不是照搬国外行政管理的经验和办法,保证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环境中积极稳妥地顺利进行,不断取得新进展和令人民满意的更大成效。显然,我国行政管理方式依然存在着与依法行政基本原则和规则不相符合的方面。努力促进各级政府管理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势在必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并建立“高效”之政府,我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首先,政府机关必须全面梳理现行的行政法律规范和各种类型的行政许可制度,切实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许可方式。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全面清理现行的行政法律规范和各种类型的行政许可制度。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必须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予以保留和进行完善,对于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则予以清除和撤消。
其次,政府应当加强间接管理、协调服务和事后监督等手段的运用,真正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按公民自治、市场调节、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的顺序来设定和实施许可,实现“廉洁而高效”。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认真研究新的管理方法,积极运用监管、检查、备案等管理手段,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需要调整的审批事项,要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形成制度规范。
第四章 结束语
21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任务必然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切实加强行
14
政文化的理论研究,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必然选择。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不仅是行政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是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因此,行政文化建设必须以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为依归,形成自觉的行政意识,开放的行政观念,优良的行政传统,良好的行政习惯,科学的行政思想,正确的行政价值,积极的行政理想,健康的行政心理,高尚的行政道德。当然,建设现代化的行政文化,对行政文化的整合与再造,绝不意味着否定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合理部份,而是在继承、弘扬我国优秀行政文化的同时,借鉴外来文化,从国情出发,积极吸收中外现代科学文化中合理的行政文化因素,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行政文化。
致 谢
由于我的写作水平有限,对行政管理的学术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的论述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指导老师多多包涵,感谢老师的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夏书章.行政管理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1,1-26。
[2]郭济.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建设及其发展.中国行政管理, 2001, Vol.1:3-7。 [3]崔彦,吴成钢,代中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政法学刊,2004(2)。 [4]刘怡吕,《中国行政科学发展》中国人事出版社 [5]罕岳,《行政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6]罗兴佐,《行政文化建设浅议》
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