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论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改革

论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改革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5:19:13

标准是不同的。但无论评价标准如何,行政文化对人们行政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2.1.2对行政观念的影响。

行政文化对人们行政观念的影响是长远的、深层的。行政文化作用于行政活动往往是通过行政人员的观念、信仰、习惯来实现的,行政人员是行政活动的主体,在行政活动过程中,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人员的观念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社会成员进入行政活动领域后,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有行政文化影响下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因素,并在一定的行政体系内和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特定的思想观念。如官僚主义,高高在上,遇事推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政不廉,任人唯亲等行政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封建的等级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行政文化氛围有关。

2.1.3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行政文化从多方面影响行政体制,这种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复杂的,通过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状况、经济水平等对行政体制发生作用。封闭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社会制度,较低经济水平下形成的崇尚权威,注重人治,讲求等级制的行政文化会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相反,开放的地理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较高经济水平下形成的崇尚民主,注重法制,讲求平等的行政文化会产生民主色彩地方分权的行政体制。守旧、惰性、注重形式的行政文化会产生低效率的行政体制;相反,进取、勤奋、讲求实效的行政文化会产生高效率的行政体制。

总之,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以致有人称之为“行政的非正式组织”,行政文化通过行政行为、行政观念、行政体制对任何特定的社会行政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直观的、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多

8

样的、潜在的过程。

2.2中国现代行政文化存在的消极影响

中国现代行政文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行政文化,这既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现代的延续,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结果。近代以来,西学东渐,随着欧风美雨的荡涤,中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锲合,一方面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融合。这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是典范,他们尽力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又力排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在反对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同时,强调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如大同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自强不息思想和谐地融合成一体,形成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构建了中国现代行政文化的基本框架。曾以璀灿而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行政文化其精华与糟粕并存,既有统一性、严密性和实用性特点,又有专制性、封闭性和保守性特点,使中国现代行政文化在继承古代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行政文化的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封闭而不开放。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封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古代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东临大海,西为高山沙漠所阻隔,中国古代文化几乎是在少有外来文化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的封闭导致了很少向外开放,无法知道外界的信息,行政观念数千年一脉相承,行政体制世代相袭。

排异而非兼容。行政文化的封闭与行政文化的排异心理是分不开的。在中国

9

传统文化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曾是人们广泛接受的观念,在思想文化领域则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在这种文化背景影响下,人们对外界情况及其变化常常持不屑一顾的态度。长期以来的中华中心论、中华文明论导致对世界先进的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理论知之甚少,妨碍了行政观念的改变和行政技术手段的更新。

神秘而缺乏透明度。行政体系的封闭性和行政心理的排异性必然导致行政活动的神秘性。传统文化的非参与意识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念根深蒂固,行政活动缺乏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和社会的有效监督,行政活动成了少数精英的治国安邦活动。

重形式而轻效率。传统行政文化中注重形式,官场办事讲究繁琐程序和规则,公文样式千篇一律,导致行政管理中爱做“官样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标的实现。

重人治而轻法治。传统行政文化中治国安邦往往是重人轻法的,从先秦“有治人,无治法”,“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荀子·君道篇》)到明清“有治人无治法,若不得其人即使尧舜之仁,皆苛政也”(《清世宗实录》)大体反映了这一点。中国历代法典中从来没有约束皇帝权力的条款,法自君出,权力支配法律,用人治事多为长官意志,以致人们习惯于接受能拯救自己的清官和救星,对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人民基本权力的法律无兴趣,不习惯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人情风盛行。在行政活动中往往表现为行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的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

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定于一尊的皇权使权威观念影响至深。在行政活动中往往会出现独断专行,集权制,家长制,个人决策,行政民主难以得到体现。

10

重共性而轻个性。传统文化中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诀,以致于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如何治国的文化是很发达的,对政治的解释,从先秦“政者事也,治者理也”(《国语·齐语》)到孙中山“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孙中山选集》下册第661页)。可见,对治国是何等注重。相反,对制度的研究和机构的设计却寥若晨星。但这种传统文化在现代行政活动中往往只注重行政经验和方法,忽略制度和机构是否合理,影响行政改革和机构精简。

第三章 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文化创新的对策分析

3.1建设现代化行政文化的思路

综观中国现代行政文化,尽管从根本改变了行政本质和行政主体与人民的关系,逐步确立了以廉洁、服务为宗旨的行政文化,但这种行政文化在继承了我国古代行政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也残留了不少封建文化的弊端,既有现代文化的风采,又有传统文化的遗风,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一方面它以廉洁、效能、服务的精神,规范引导着行政人员,另一方面又以集权、封闭、保守、官僚主义压抑行政活动。行政文化中的这些消极因素常常使行政决策迟缓,背离科学,行政体制结构不合理,行政机构冗肿,行政人员缺乏责任感,行政执行推委,官僚主义盛行,致使整个行政效率低下,不适应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尤其是与21世纪世界行政管理发展的趋势相去甚远。因此,行政文化建设,整合与再造中国现代新型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

11

搜索更多关于: 论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改革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标准是不同的。但无论评价标准如何,行政文化对人们行政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2.1.2对行政观念的影响。 行政文化对人们行政观念的影响是长远的、深层的。行政文化作用于行政活动往往是通过行政人员的观念、信仰、习惯来实现的,行政人员是行政活动的主体,在行政活动过程中,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人员的观念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社会成员进入行政活动领域后,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有行政文化影响下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因素,并在一定的行政体系内和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特定的思想观念。如官僚主义,高高在上,遇事推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政不廉,任人唯亲等行政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封建的等级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行政文化氛围有关。 2.1.3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行政文化从多方面影响行政体制,这种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复杂的,通过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特性、文化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