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之一
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区教育局20XX的工作意见和XX中心校工作计划,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校教育教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目标任务
1.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进行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学习探究。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为先导,以教学反思为抓手,以过程探索为重点,以课堂增效,培育高效课堂为落脚点,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和谐发展双赢的目标。
2.加强校本教学研究,继续扎实开展业务学习,进一步使校本培训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培训目的。
3.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大力拓宽学习渠道,继承与发展学科教研组的学习活动,确保教师队伍有层次、稳固地提升教学理论水平,树立研究和创新意识,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4. 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研究、督导、考评,实现日常管理重心的下沉,优化班级文化、进而提升校园文化。
5.加强教务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6.加强教学研究的力度,着重在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 7、进一步创造条件,提高少年宫活动的实效性,管理的制度化、科学性、规范化。突出洪庄小学乡村少年宫的特色。
1
三、工作策略
(一)突出重点,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 组织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和名家教育典籍,参与研讨、交流、撰写教育随笔,以了解最新的课改动态,内化教育经典,积淀发展底蕴。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和教育评价观。合理利用好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及各办公室电脑,使之成为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学习讨论。
2.优化教学过程。 以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课标的具体要求为依据,着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备课预设,使教学设计更趋合理,更符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为学生安排足够的自学、自悟的时间和空间,负责的进行引领,使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释放出人性智慧的光芒。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让自己“重复昨天的故事”,不断增长教学智慧。 (二)抓好落实,建立校本培训制度
1.加强文化学习,建立学习型学校。鼓励教师每周参加相关学习,每学期精读一本教学名著,每月选读一本教学期刊,浏览一本名著美文,写好一篇读书笔记,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增加教学底蕴,提倡经常撰写教育随笔,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其它的学习,培养博学多才,内涵丰富的儒雅型教师。
2.抓实业务培训。 ⑴ 重视学科培训。建立学习型教研组,及时组织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了解学科课程的框架和特点,不断体验各学科的具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多方位的研讨并开展较为详细的教材分析,为课堂成为“浓缩的精华”提供保障。 ⑵ 创造条件,做好“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请区内名师来校作讲座,上示范课;也让教
2
师走出去与兄弟学校交流、研讨,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英语学科及部分小科目联系区域内强校结成对子,参加他们的教研活动,学习经验。通过教学科研等校本教研,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引领教师对新课程、新课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⑶ 进一步组织安排好“个人展示课”,促使大家互动互学,共同发展。 (三)注重实效,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1.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各学科教师要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把握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抓好教学“六认真”工作,规范教学行为。 组织重温教学常规,落实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制度,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情和学情,并及时将评价情况反馈给教师,督促其改进工作。建立教育教学激励措施,增强教师的质量责任制意识。
3. 加强教研组管理。 教研活动重在正常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要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做到有计划、有记载、有检查、有落实、有反馈。每次活动做到定主题、定主讲、定时间、定地点,内容要形成专题化、系列化。校领导分组或随机参加各组学习。
4、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教导处要与少先大队、班主任相互配合,有目的地开展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教导处要集中对学生干部进行至少两次的集中培训,要求班主任平时做好学生干部的指导、培养工作。力求通过培训,真正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5、加大对学生的辅导力度,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引导教师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制定培优辅差计划,教导处将对教师的培优辅差工作
3
进行不定时抽查和学期末成果评估,检查和评估结果记入教师考核成绩。
6、狠抓六年级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导处要组织六年级教师共同探讨,搞好毕业班教学工作,教导处要多方协调,解决毕业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多想办法,多花功夫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力求使毕业班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7、打造英语项目,充分激发英语教师的潜能,用优质师资打造一流质量。本学期进行英语文化月的形式,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问题点、薄弱点得以化解。本学期英语将再次进行英语单词、短语、语法等单项达标测试,更好地带动英语的教与学。
8、进一步规范常识课的教学,大力进行督促和考察;各科教学要根据本学科特点渗透环保教育,廉洁教育等。 (四)强化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良好的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究、竞赛活动,不断锤炼教学技能,促使他们更快地脱颖而出。
2.突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梯队,积极推荐相关教师参加上级骨干教师考评。“架梯子,压担子,搭台子”,在外出学习、取经的机会上向优秀教师倾斜。使更多人尽快成长为校、区的课改带头人。
3.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专题研究。提倡人人注重日常研究,使教学、教育更趋理性、更趋科学,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五)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