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总论(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包括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和相对事件(社会现象)。选项A、B、D三项属于行为性质的法律事实。
【该题针对“法律事实”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行为的分类。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该题针对“法律事实”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的形式。法的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国际条约等。选项B不属于法的形式。
【该题针对“法的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协议。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 【该题针对“仲裁机构和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法院作出裁定。 【该题针对“仲裁机构和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1)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外,一律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2)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不包括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3)法院审理民事或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公开进行,公开审判包括审判过程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两项内容,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管辖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选项A: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选项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选项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责任的种类。选项B属于行政责任。
【该题针对“法律责任的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复议机关。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申请、复议参加人和复议机关”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根据规定,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本题中,甲在2011年3月27日知道权利被侵害,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为2011年3月27日~2012年3月27日。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根据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如本题A选项情形;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如本题B选项情形。 【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和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法院分为四级: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规定诉讼时效的主要作用在于:(1)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2)维护既定的法律秩序的稳定。(3)有利于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并及时解决纠纷。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责任的形式。选项C属于行政责任的形式。 【该题针对“法律责任的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的判决。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判决和执行”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范围。不能提出行政复议的情形包括:(1)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2)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选项A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特殊地域管辖的适用情形。根据规定,因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本题应由乙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和丁地(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选项A)、非物质财富(选项B)、行为(选项C)、人身(选项D)。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以上内容均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员回避的情形。根据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以上四项均是需要回避的情形。 【该题针对“仲裁裁决”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的形式。法的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国际条约协定等。所以B选项不正确。
【该题针对“法的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该题针对“仲裁机构和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判断题 1、【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解决经济纠纷,除通过诉讼“打官司”外,还可以通过仲裁这种非诉讼的途径。
【该题针对“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该题针对“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该题针对“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的基本原则。依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所以本题中,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做法是对的。
【该题针对“仲裁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客体。知识产品是非物质财富,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的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是按照当事人的所在地划分案件管辖法院的,也叫普通管辖。通常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的形式。题目的表述是正确的。 【该题针对“法的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效力。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该题针对“仲裁机构和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相关规定。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申请、复议参加人和复议机关”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决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根据规定,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但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起诉、受理、审理、判决以及侵权赔偿”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中止。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而不是由权利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中止。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知识点进行考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