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学案练习答案
文言文学案练习答案(一)
一、翻译: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1.(1)忧虑 (2)赶走 (3)这件事 (4)担忧
2.(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远着呢。 3.C
二、翻译: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1.会:恰好,遇上(2)几:几乎(3)岂:难道(4)惟:只 2.A
3.A: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B: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沟渠灌进村子里,人差一点儿都成了鱼(淹没了)
4.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三、翻译:管仲因罪被捕,从鲁国压往齐国,饥渴地在大道上走着,路过绮乌郡时,防守边疆的人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给他食物吃,这个防守的人因此私下里和管仲说:“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判刑,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管仲回答说:“如果真像你说的话,是我因为我的贤能被重用,有才能得以发挥,自已的成就被大家赏识,我为什么要谢你呢?”这个防守的人因此恨管仲。 1.(1)到 (2)你 (3)恨 (4)将 2.D
3.你若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在齐国当官,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4.一个人考虑的首先应该是国家的利益,而不应只顾私恩。
四、译文:宣和年间,芒山有一盗将要受极刑,他母亲来和他诀别。芒山盗对母亲说:“我想像小孩时吸一下母亲的乳汁,死了也感到无憾。”母亲让他吮乳,芒山盗咬断乳头,流血满地,母亲死去。芒山盗就告诉刽子手说:“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所以怀恨把她杀了。”啊!真是与众不同啊,俗话说:“教育子女要从幼儿时就开始。”这真不假啊! 1.(1)吮吸 (2)于是 (3)约束、检点 (4)语气词
2.(1)我小时候,偷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
1
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
(2)“教给孩子需要从幼儿开始”话不假啊! 3.B
4.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意见对即可)
五、译文: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说:“那就让我少偷点,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就不偷了。”如果知道那是不对的,应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还要等来年?
感:这个故事在今天,似乎显得太平淡乏味。既无哲理又无智能。只是简单的说教:知错就改。
1.(1)远 (2)减少 (3)明年 (4)有人 2.D
3.如果知道那样做不应当,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4.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因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六、译文: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1.(1)用杖打 (2)完全,都 (3)认错 (4)大致
2.A 3.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
4.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准确的。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