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妇幼保健员国家职业标准终审审定稿 - 图文
妇幼保健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妇幼保健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一般性技术操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学习、分析、推理、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强,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妇幼保健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妇幼保健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工作两年以上或本专业(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学员以上的标准教室。技能操作培训场所应并具有必备的实验设备、教学模型及实验用品。 1.8鉴定要求 1.8.1适应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或专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或专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0,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具有床单位、并具有必备的实验设备、教学模型及护理实验用品的实验室进行。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3)工作认真,严于律己。 (4)刻苦学习,钻研业务。 (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2.2基本知识
2.2.1 妇幼保健基本知识
(1)妇幼保健的概念、目的、意义及任务 (2)爱婴医院的内容、要求及评估标准 2.2.2医学基本知识
(1)人体解剖及生理功能 (2)基本诊断技术 (3)急救知识
(4)清洁、消毒、灭菌及无菌技术 (5)生命体征及其意义 2.2.3儿童保健基本知识 (1)小儿各年龄分期 (2)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 (3)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2.4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2)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3)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4)传染病常见症状和体征 2.2.5 妇幼健康教育
(1)妇幼健康教育传播的方式及技巧 (2)妇幼健康传播材料的应用 2.2.6常用妇幼保健设备基本知识 (1)新生儿暖箱 (2)新生儿蓝光箱 (3)婴儿呼吸复苏器 (4)超声雾化器 (5)电动吸引器 2.2.7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相关知识 (2)《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相关知识 (3)《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一)小儿生长发育监测 技能要求 1.能应用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小儿生长发育测量 2.能应用生长发育曲线图判断小儿的生长发育 相关知识 1.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3.小儿生长发育的测量指标 4.小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一、儿童保健(二)婴幼儿喂养 1.混合喂养知识 1.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 2.人工喂养知识 2.能指导家长配制代乳品 3.母乳喂养知识 3.能用辅食添加原则对婴儿家长进行指导 4.断奶期辅助食品的添加知识 4.能指导幼儿的合理饮食 5.幼儿膳食 1.能为婴幼儿沐浴 2.能为婴幼儿抚触 3.能进行婴幼儿眼、耳、口、鼻及皮肤护理 1.能对乳房进行冷热敷 2.能指导产妇顺利挤奶 3.能指导孕产妇进行平坦或凹陷乳头的矫治 4.能指导产妇预防和处理乳头皲裂 1.能判断早孕 2.能指导孕妇定期产前检查 3.能指导孕妇胎动计数并判断异常 4.能进行胎心监测并判断异常 1.婴儿沐浴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婴儿抚触的知识 3.婴幼儿常规护理知识 4.婴幼儿安全知识 1.乳房解剖结构 2.乳房生理变化 3.母乳喂养方法 4.挤奶手法 5.哺乳期乳房卫生知识 6.哺乳期药物禁忌 1.早孕诊断及预产期推算 3.产前检查的意义及目的 4.胎心音及胎动 5.胎儿生长发育特点 6.异常胎心音的意义 1.青春期生理特点 2.青春期心理特点 3.乳房保健知识 4.月经期卫生知识 5.个人卫生知识 6.青春期营养 妊娠期生理特点 二、妇女保健三、妇幼健康教育 (三)婴幼儿护理 (一)乳房护理 (二)孕期监护 1.能给予青春期个人卫生指导 (一)青春2.能指导青春期女性进行乳房保健 期健康教育 3.能给予青春期营养指导 4.能对青春期女性进行性知识教育 1.能给予妊娠期性生活指导 (二)妊娠2.能给予妊娠期饮食指导 期健康教育 3.能给予妊娠期个人卫生指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