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一调考试 物理试题 - 图文
2013~2019学年上学期一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6页。共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涂在答题卡上。全选对得3分,少选、漏选得1.5分,错选不得分) 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
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B.研究自行车行驶时前轮的运动 C.研究铅球被水平推出后的落地时间
D.计算磁悬浮火车从上海市区开往浦东机场的运行时间
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 B.“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C.第2s内和前2s内指的是相等的两段时间间隔 D.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有方向是矢量
3、下列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是速度一定的运动 B 是加速度为零的运动 C 是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增量相等的运动 D 是运动快慢一定的运动
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D.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可以不断增大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5、
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以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物体做往复运动,2s内的位移与6s的位移相同 B.物体自始至终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一直沿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物体做往复运动,4s内的位移与6s的位移相同
7、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C.0—1s内的加速度小于2~4s内的加速度 D.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8、一质点在斜面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质点经过AB和BC段位移时均用了2s,则:( ) A.υA=1m/s υB=3m/s υC=5m/s B.υA=2m/s υB=4m/s υC=6m/s
2
C.质点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2m/s
D.质点在AC段位移中点处的速度为4m/s
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 A.甲乙同时出发
B.在t1-t2时间内,甲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10、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中国有可能在建的第二艘航母将直接采用核动力,吨位也直达100000吨,并直接采用电磁弹射的方式起降战斗机。假设该航母总长330米,跑道长200m,处于静止状态.飞机
2
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
A.5m/s B.10m/s C.15m/s D.20m/s
11、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1:1 B.3:1 C.3:4 D. 4:3 1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末的速度达到4 m/s,则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是( ) A.2 m B.4 m C.6 m D.10 m
13、沙尘暴天气会严重影响交通.有一辆卡车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一个老人跌倒(若没有人扶起他),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
2
进,最后停在老人前1.5 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大小为5 m/s,则 ( ) A.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3 s停下
B.司机发现情况时,卡车与该老人的距离为33 m
C.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下来过程中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若卡车的初速度为72 km/h,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卡车将撞到老人
14、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2
tt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2211D.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的时间的1.5倍
22C.前
1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t=0时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到B点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C点停止.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 ( )
t/s 0 2 4 6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B.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v/(m·s1) 0 8 12 8 C.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
16、物体在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4s内经过的位移为S1,最后4s内经过的位移为S2,且S2-S1=8m,S1:S2=1: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及斜面长度分别为 ( )
2222
A、1m/s 18m B、0.5 m/s 9 m C、0.1 m/s 8 m D、0.1 m/s 1.8 m
卷Ⅱ(非选择题 共62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二、填空题(共16分,每空2分)
17、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 __。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并且可能会打出短线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D.如果振针松动,可能会出现打出短线
1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 s。
(1)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则vD=______ m/s,vC=______m/s,vB=______m/s。
(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__。
三、计算题(共46分) 19、(6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⑴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 ⑵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