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附12套物理期末试卷】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八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附12套物理期末试卷】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八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5:47:11

装置A 装置B

(3)该同学听从老师建议后,快速完成一组数据实验,因此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_______ (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改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8分)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示例:比较A、B两图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请你仿照示例完成下列结论

(1)比较B、C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比较C、D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比较D、E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这就是著名的“浮力定律”,由阿基米德最早发现,请写出该定律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吊车是一种广泛用于港口、车间、电力、工地等地方的起吊搬运机械,小明发现吊车的吊钩是一个滑轮组,如图所示。爱动脑筋的他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他从实验室借来了一些器材,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次数 提升物重G(N) 1 4 2 4 3 6

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次娄1是用_____(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次数2是用____(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动滑轮的个数越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2、(4分)如图为某道路交通标志牌:小型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100km/h,而大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80 km/h。请用动能的知识解释这样规定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紧接着小明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一步探究“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他让一钢球A从斜而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到同一木块上。实验中,让一钢球A从斜而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该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说出一种即可)。

23、请按照要求设计实验(7分)

(1)请利用生活的物品,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探究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

选用的器材: .

探究的方法:

(2)利用你考试中的草稿纸或是试卷,按照提示例设计两个与力学实验,并指出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主要实验过程 抖动纸张 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声音的产生 五、24、综合应用(本题共1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并带数值和单位计算,文字说明要简明扼要。)

中国茶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茶道的程序可以分为:

1、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2、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将壶嘴提高“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3、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4、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5、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6、奉茶:以茶奉客。7、闻香: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8、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品。

问题一:“壶盖拂去茶末儿”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只考虑“茶夹”的________________因素,而忽略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因素时,可以将它看作是一个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或“等臂”);“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是因为茗杯受到________的作用而不掉下。

问题二:现代社会常用电热水壶进行煮水,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的带自动上水功能的电热水壶,加热功率是1600W,容量是2L。 (1)如图所示,壶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原理;

(2)当壶中装满水时,水对壶底部的压强。

2

(3)电热水壶自身重1kg,放在茶几上,受力面积为20cm,装满水后对茶几的压强。

(4)电热水壶自动上水时,将水从地上抽到40cm高的茶几上的水壶内,装满一壶水,自动上水装置至少需要做的功

5

(5)把一壶水烧开时水需要吸收6.72×10J的热量,已知该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是70%,求加热时间。

物理答案

1-10:AADCB. CDBAB;11、BD;12、AC 13、【答案】伽俐略、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14、【答案】10、20、20 15、【答案】> < 16、【答案】车座宽大:减少压强(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 17、【答案】

18、(5分)【答案】①小 相平 ②不可靠 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③A

19、(8分)【答案】(1)静止、左、便于测量力臂;(2) C;(3)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边性;(4)变大、力臂变小

20、(8分) 【答案】(1)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

(3) 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2分); (4)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 (2分)。 21、(8分) 【答案】(1)甲、乙;(2)57%、83%;(3)提升重物一定、多、低;(4)增加物重或减小动滑轮自重 22、(4分)【答案】车的行驶速度相同,质量大的,动能大,行驶危险性更大; 控制水平面的初速度一定; 木块B被撞的距离; 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3、(7分)【答案】(1)选用的器材: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

探究的方法:将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使其静止,迅速抽出硬纸片,会看到鸡蛋掉入水中,说明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主要实验过程:用手揉草稿纸;

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主要实验过程:将纸撕成两片,用手拿着两端使平行且自然下垂,自上向下向两纸片间吹气;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4、【答案】 问题一(6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绕固定点转运的硬棒;材料、形状;费力;摩擦力。 问题二(6分):(1)连通器

(2)当壶中装满水时,由图可知壶中水深:h?22cm?0.22m

所以水对壶底部的压强:p??水gh?10kg/m?10N/kg?0.22m?2.2?10pa…….(1分) (3)装满水后,水的体积:V?2L?2?10m

∴水的质量:m水??水V?10kg/m?2?10m?2kg 即:装满水后,总质量:m总? m壶?m水?1kg?2kg?3kg ∵总重力:G?m总g?3kg?10N/kg?30N …….(1分)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30N 又∵S?20cm?2?10m

2?32

333?3333?3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装置A 装置B (3)该同学听从老师建议后,快速完成一组数据实验,因此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_______ (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改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8分)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示例:比较A、B两图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请你仿照示例完成下列结论 (1)比较B、C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