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8:06:00

寄来函稿,要求鲁迅为之修改文稿校小样,或是选定作品编集,鲁迅总是戴上老花镜为之工作到深夜。还有许多相识与不识的青年,时时写信来向他请教什么,鲁迅无不给以详详细细地回复。据许广平先生说:“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大约有两天。”更有甚者,有一个小鲁迅十多岁的学生,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曾与鲁迅一同前往陕西、厦门、广州,而在出门的时候,他的铺盖常常是鲁迅替他理好的。多少年后,他在回忆文章中写到这些事时,深情地说:“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四、悟读,领会写作手法。

提问:鲁迅是伟人,我们平时学习的伟人故事大都是轰轰烈烈的,可是本文作者却并没有写鲁迅先生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写的都是生活琐事,因此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账。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全文集中写鲁迅忘我工作,牺牲休息,疏于保健,积劳成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克己待人。鲁迅先生大事严谨不苟,琐事亲切和蔼。伟大人物,化为活生生的存在,伟大的思想家不再是抽象的遥远的偶像,而是有些有肉的、有自己感觉和情绪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妙在散中见奇特,奇特中见平淡,无雕凿之痕,有自然之趣。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物、事物都可以用这样的风格来“琐记”,没有一定的重要性的人物,滥用这种琐记的方法,可能真的会成为流水账。 五、总结:

纪念鲁迅的文章很多,唯独这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琐碎的文章,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作者在文中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着真性情的鲁迅,拉近了我们与鲁迅先生的距离。他的性急坚毅、幽默风趣、关爱青年、热情待客、认真细致、忘我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可以阅读其他纪念鲁迅的文章,如阿累的《一面》、唐弢《琐忆》、郁达夫的《怀鲁迅》等,增进对鲁迅的了解。 六、布置作业

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 ké sou( )起来。 (2)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jiào duì( )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3)青年人写信,写得太cǎo shuài( ),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4)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yōu rán( )地吸着烟。 (5)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fēn fù( )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6)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mǒ shā( )是不对的。

(7)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8)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bù yǐ wéi rán( ),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答案:

(1)咳嗽 (2)校对 (3)草率 (4)悠然 (5)吩咐 (6)抹杀 (7)深恶痛绝 (8)不以为然

2.文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品味分析。

(1)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合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者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2)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3)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

(4)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答案:

(1)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的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流露出对妻子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2)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容对待别人,对青年人的爱体现无遗。 (3)这句话写出了鲁迅陪客之久,鲁迅的热情耐心以及与客人相谈甚欢。 (4)这段话写出了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3.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性格品质?

答:课文选取了鲁迅先生爽朗的笑声、走路轻捷、调侃玩笑、感染快乐、回复来信、校样擦手、观影让车、耐心陪客、通宵工作、为子尝丸、亲自包书、抓紧工作等生活场景,写出了鲁迅先生的开朗乐观、性急坚毅、幽默风趣、会心同乐、关爱青年、淡泊名利、为人着想、待客热情、忘我工作、细致公正、认真细致、珍惜光阴等性格品质。

4.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

答:这篇怀人散文内容设计多个方面,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有时会形成某种断裂。这表明:这是一篇情绪化的文章,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5.在作者萧红的眼中,鲁迅先生胜过恩师慈父。可是为什么作者在鲁迅先生逝世三年后才写下这篇文章呢?

答:鲁迅先生的离世,令作者万分悲痛。三年后,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写下此文,将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景仰、思念之情融于娓娓的倾诉中。

6.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7.上网浏览阿累的《一面》、唐弢《琐忆》、郁达夫的《怀鲁迅》等,增进对鲁迅的了解。

七、板书设计:(见“文本解读”的结构分析部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寄来函稿,要求鲁迅为之修改文稿校小样,或是选定作品编集,鲁迅总是戴上老花镜为之工作到深夜。还有许多相识与不识的青年,时时写信来向他请教什么,鲁迅无不给以详详细细地回复。据许广平先生说:“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大约有两天。”更有甚者,有一个小鲁迅十多岁的学生,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曾与鲁迅一同前往陕西、厦门、广州,而在出门的时候,他的铺盖常常是鲁迅替他理好的。多少年后,他在回忆文章中写到这些事时,深情地说:“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四、悟读,领会写作手法。 提问:鲁迅是伟人,我们平时学习的伟人故事大都是轰轰烈烈的,可是本文作者却并没有写鲁迅先生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写的都是生活琐事,因此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账。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全文集中写鲁迅忘我工作,牺牲休息,疏于保健,积劳成疾,生命不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