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汇编2012
目 录
1、安全工作制度.
2、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3、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4、安全教育制度. 5、安全检查制度. 6、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7、班级安全管理制度.
8、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安全制度. 9、家校联防工作制度. 10、危险品收缴制度. 11、班级安全公约. 12、教学安全制度.
13、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14、学生集体活动安全制度. 1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6、交通安全制度.
17、用火、用电、用水安全制度. 18、寒、暑假及节假日校园安全保卫制度. 19、财务室安全管理制度. 20、食堂用餐安全. 21、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工作制度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教师务必高度重视,以确保
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一、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必须严格履行《班主任职责》和《任课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教师要以《守则》、《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法》等为依据,做到经常宣传讲解,不厌其详、不厌其烦,并作好督促、检查工作;
三、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不得体罚、心罚学生,任何情况都不得把学生排斥在教室外,或者停学生的课,若发生学生重伤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事件,当事教师除按上级有关法律规章处罚外,一切经济责任由当事教师承担;
四、教师要按时上班、准时上岗,上课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由上课教师负责处理,若教师不在岗造成的事故由该教师负责,教师在放学后不得把学生留在教室不管,否则一切后果由当事教师负责; 五、班级应严格按学校规定收费,教师不得自立项目收费,更不得向学生罚款和向学生收纪律保证金,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六、全体学生应积极参加“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若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办理有关保险赔付手续;
七、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搞大扫除,教室后窗由教师打扫,打扫卫生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按时放学,教育学生不在路上逗留,应按时回家,注意交通安全;
八、门卫负责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严格遵守其职责,避免事故的发生;
九、若发生重大事件,教师应及时上报学校,再由学校报上级协同处理。
一、要高度重视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告,不得有隐瞒、包庇、侥幸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心理,导致事态扩大和蔓延。
二、师生在校园内外或他人在校园内发生的非正常死亡或重大伤害事故,无论学校或教师有无过错责任,学校都必须在事发2小时以内向教育局、当地政府、公安部门报告。
三、发生学生伤亡事故,必须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并全力组织抢救,力争使损失和影响减小到最底限度。
四、学校发生的校舍垮塌、火灾等安全事故,无论有无人员伤亡,学校均要在事发2小时以内向教育局、当地政府、公安部门报告。
五、凡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首先发现的教师就是第一责任人,要及时向校长报告,并积极实施救护。对推诿扯皮、隐瞒、拖延不报的,将根据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六、学校要与教育局、当地政府、派出所建立联系制度,对一般安全事故,积极配合,协调处理,将问题解决在基层,确保学校秩序正常。
七、学校发生事故后,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妥善处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事故处理后,在一周内及时将事故原因及处理结果书面报告教育主管部门。
八、学校要制定师生伤害紧急情况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保持高度警觉,加强安全防范,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一、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明确安全事故的第一责任
人和直接责任人;校长为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人人;任课教师为课堂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值日教师为课间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带队教师或活动组织者为学生课外活动安全的直接责任人。
二、安全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安全制度;
三、责任人要树立“教书育人,安全第一”思想,对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
四、发生安全事故后,按分工职责及时果断处理,将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五、在管辖的责任范围内发生安全事故,管理责任人负直接责任,根据事故的情节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连带责任,责任追究形式包括党纪、政纪处分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