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②不属于同种元素;这两个微粒核内质子数不同。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水的组成,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12.【答案】CE 31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R2O3 把R放入硫酸铝溶液中,R表面析出
银白色固体,说明R比铝活泼 【解析】
解:①A.表中元素不都是金属元素,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l3+,该选项说法正确;
D.锗原子中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CE。
②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1;
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用R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R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是+3,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R2O3;
若要比较R与Al的活动性强弱,实验方案为:把R放入硫酸铝溶液中,R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说明R比铝活泼。
故填:31;最外层电子数相等;R2O3;把R放入硫酸铝溶液中,R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说明R比铝活泼。
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第13页,共21页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3.【答案】CO2、H2O C、H、O 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
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改变,所以物质不灭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物的浓度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合理即可) 【解析】
解:葡萄糖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该循环中,生成物葡萄糖中的元素来源于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式分别是CO2、H2O。
德谟克利特曾说过“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CO2、H2O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在该循环过程中,“不会消灭”的微粒有C、H、O;无论经过多少化学变化,这些微粒永远“不会消灭”的原因是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改变,所以物质不灭。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咀嚼有利于钙片消化,其原理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除此之外,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反应物的浓度等,如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第14页,共21页
CO2、H2O;C、H、O;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改变,所以物质不灭;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物的浓度;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合理即可)。
根据葡萄糖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自然界的碳循环、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热 2C3H6+9O26CO2+6H2O 丙烯液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是物理变
化;丙烯燃烧是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是化学变化 2CuO+C2Cu+CO2↑ 置换反
应 CDE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作取暖、做饭 【解析】
解:(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热能能烘烤食物;丙烯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3H6+9O2
6CO2+6H2O;从微观
角度分析丙烯液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是物理变化;丙烯燃烧是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是化学变化;
(2)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
2Cu+CO2↑;反应特点符合“一换一”的特点,是置换反应;
(3)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2CO2+2H2O;
第15页,共21页
A.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6:64,故A错误;
B.在反应物中,氧气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变成成了-2价,故B错误;
C.我们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可燃性气体中混有一定量空气时点燃会发生爆炸,故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D正确;
E.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气态肥料,故E正确。 故选:CDE;
(4)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作取暖、做饭。 故答案为: (1)热 2C3H6+9O2
6CO2+6H2O 丙烯液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是物理
变化;丙烯燃烧是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是化学变化; (2)2CuO+C(3)CDE;
(4)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作取暖、做饭。
(1)根据能量的转化、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
(2)根据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3)A.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 B.根据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进行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在混有一定的空气时点燃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 (4)根据燃烧产生热量进行分析。
2Cu+CO2↑ 置换反应;
第16页,共21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