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版理解性默写(36-40)
(三十六)《醉花阴》
1.情人两隔,彻夜相思的情景在很多诗词中都有体现,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说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如晏殊在《蝶恋花》中说的“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李清照则在《醉花阴》中用“,,”一句,以极为细腻的体肤触感来表现秋夜特征,含蓄地说明佳节之时却辗转难寐。
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孤寂凄凉,便觉时光难捱,而在《醉花阴》中,也有极为类似的情绪传达,借袅袅香烟、阴沉天色写因愁浓而怨天长,那一句是: “,。”
3.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香菊韵的名句,是: “ ,。”
4.无形,柳永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状之,让人觉得无比形象,李清照《醉花阴》里 以花比人,也有非常形象地描述,即:“,,。”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醉花阴》中也有类似的描写, “,。”
只不过李清照写的是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 答案:
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原诗】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十七)《满江红》
1.岳飞《满江红》里“,” 句表现出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
2.岳飞《满江红》里“、,” 句既是岳飞的自我律令,也是对世人对待光阴流逝问题的告诫和鞭策。 3.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用“车师西门伫献捷”来表现对出师军队必胜的信心,而岳飞的《满
江红》中“、,” 句不仅有这样必胜的信心,还有对朝廷的无限忠诚。 4.岳飞《满江红》里“,”表现出直捣敌人老巢的气势。
5.披星戴月征尘满衣,而立之年功业未竟在岳飞的《满江红》中体现为: “,。”
6.岳飞的《满江红》“,、”句,以景衬人,塑造了一个忧愤国事的民族英雄形象。 7.岳飞的《满江红》里表现作者以长啸来抒壮怀、颇有曹操“壮心不已”神韵的句子是: “、,。”
8.《满江红》中有四句体现了古代君臣观念,也点明了徽钦两帝被掳的屈辱,岳飞立志要报仇雪恨。这四句是“,; , 。” 答案:
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7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8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原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三十八)《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展现出辽阔无际水天一色的秋景。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的句子是:“,,。”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一句写天幕低垂,红日半隐,孤雁哀鸣,用寥廓苍凉的环境烘托出寓居江南、有志不得伸的游子形象。
4.辛弃疾生命里的孤独,无人会意,无法言说,只能登高拍栏,把视宝剑,正如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所说:“,,, 。 ”当代著名散文家梁衡为辛弃疾写的人物评传《把栏杆拍遍》即取意于此句。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写自己登临非为思乡、意图享受安逸的句子是:“,?”
6.刘备批评许汜买田置房全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典故被辛弃疾用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他在词中是这样说的:“,,。”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一句把作者情感推到最高潮,写年华老去,国事飘摇,北伐无期,夙愿难偿,故意只用东晋桓温语典之上句,只言树,不说人,却更见人心之悲切。
8.英雄泪尽美人巾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体现为:“,,?”这句恰好与词上片的“,”义近而呼应。
9.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句话体现在描写景物上,就形成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就运用了这一手法。
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答案: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4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6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无人会,登临意 9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10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三十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 ,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孙权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 , 。”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 ”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 , 。”
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叹息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逐渐麻木淡忘了国耻家恨的句子是: “ ,, 。”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
6.辛弃疾回忆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回忆过往峥嵘岁月的句子是
“ , , 。” 答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