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是积极开展体育健身娱乐服务,增设体育健身娱乐设施,以满足人们健身娱乐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
三是开展运动训练,为培养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及体育后备队伍,为进行业余、专项训练提供服务。
四是开展群众体育指导活动。发展社会体育骨干,为人们健身、健美、养生等提供方便,提高生活质量,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中心。
五是开展体育康复保健服务和体育科技咨询服务。 六是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建立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综上所述,体育场的建成将充分发挥体育多元化功能,走体育产业化、社会化道路,逐步建立以体养体的适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它不仅在实施奥运争光战略和全民健身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涉县的体育事业以及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项目建成后,为该县开展体育改革与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后劲,对提高当地教育水平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1.7 存在问题及建议 该项目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9
第二章 市场需求预测
1984年,党中央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发[1984]20号),提出了加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近2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体育系统在《通知》精神指导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人民体质普遍增强。竞技体育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的体育形势,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北京成功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对推动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还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
10
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涉县的体育设施和场馆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和体育赛事的需要,因此建设一座高规格、功能全的体育场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国家的宏观形势和涉县的微观现状对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是有利的,涉县***体育场的建设,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良好的社会效益。
11
第三章 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3.1 选址概况 3.1.1 自然环境简况
涉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位于北纬36°17′30″-36°55′00″,东经113°26′15″—114°00′00″。东与武安市、磁县毗邻,西与山西省平顺、黎城县相接,南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为界,北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总面积1500.8平方公里。
涉县是革命老区,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县城东距邯郸市97公里,东北距省会石家庄市262公里。交通条件便利,邯(郸)长(治)铁路蜿蜒贯通全境,阳(泉)涉(县)铁路在悬钟村与邯长铁路接轨。省级公路以邯(郸)长(治)公路(309国道)及其复线为主,与涉(县)左(权)、涉(县)林(州)、涉(县)黎(城)等公路线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各乡镇也有公路相通,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涉县位于太行山脉中南部山区,地形复杂,峰峦叠嶂,峭壁陡立,山间河谷纵横交织,盆地点缀其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点为
西北部羊大垴,海拔1562.9米,最低点为合漳乡太仓一带漳河河床,海拔203米。全区地貌分为:北部、西部中山区;东南低山区;漳河河谷区;中部黄土盆地区四个地貌类型区。
涉县位于北温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1956—2000年平均气温10. 7℃—14.2℃,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为-0.5℃—4.6℃,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3.8℃—26.9℃;年日照时数为2607.5小时,日照率为59%;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9.25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无霜期为186天。年平均降水量555.10mm(1956-2000年),年内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