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立信-经济法1-12 知识点整理

立信-经济法1-12 知识点整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21:49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律规范所要促进、限制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的的范围。 (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

(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3)宏观调控关系: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对外贸易法;电力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 (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劳动法。 2.现代经济法的特点:综合性、经济性、指导性、一定的技术性P5 3.现代经济法与早期的区别(教材P4) 第二章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关系被经济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经济法主体根据经济法律规范产生的、经济法主体之间在国家管理与协调经济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经济法构成要素:

n 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

(范围:1.国家机关2.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3.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4.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及公民个人)

n 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n 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范围:物,经济行为,智力成果)

三.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的含义和区别

法律行为:以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意志为转移的,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合法行为;违法行为)

法律事件:不以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现象。(自然现象;社会现象)

第四章

一.所有权的取得:

1. 原始取得:不以他人已有的所有权和所有之意志为根据,直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某种方式或者行为取得物之所有权。

原始取得的主要方式:劳动生产取得;(天然或法定)孳息取得;国家强制取得;拾得遗失物取得;无主物取得;添附取得;时效取得。 2继受取得:以民事法律行为取得物的所有权的方式。 继受取得的主要方式:买卖、赠与、互易、继承、遗赠等。

二.债的发生:

n 1. 合同之债:合同(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n 2. 侵权行为之债:侵权行为(不法侵害他人支配型权利或者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因而须就所产生的损害负担责任的行为)。

n 3.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行为(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人,为避免他人利益免受损而自愿为他人管理必要事务的行为)。

n 4. 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一方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而获得利益致使他方受损的事实)。

三.债的种类

意定之债和法定之债:发生的原因不同

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给付的债的标的是否特定 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债的主体人数不同

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多数人作为一方当事人对债权债务承受情况不同 选择之债和不可选择之债:债的标的能否选择履行 第五章

一.知识产权的特征

1.非物质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具有非物质性的作品、发明创造、外观设计和商标标识等。智力成果与载体的关系。

2.法定性:知识产权的范围和产生由法律规定。

3.专有性:独占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 排他性(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4.地域性:知识产权作为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5.时间性: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二.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起算点和保护期限

1. 著作权的起算日:著作权自动保护原则,即随着作品的产生而产生,无需履行审查登记手续。

著作权保护期: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2. 专利权的起算日: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发明:20年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0年

3. 商标权的起算日: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商标权的保护期限:我国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

三.商标权的续展

注册商标期限届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可申请续展,且次数不受限制,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10年。

四.专利权和商标权的注册程序

商标注册的程序:注册申请、审查、初步审定和公告、异议、核准注册等几个阶段。 专利权注册的程序:“早期公开,延时审查” 1.初步审查 2.公布申请 3.实质审查 第七章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1.投资主体具有单一性。

2.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3.不具有法人资格。

4.投资人依法享有对企业的全部权利。 5.具有灵活性。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3.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5.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解散的原因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是指企业因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而归于消灭的状态,业经解散清算后,其民商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归于消灭,主体资格随即消失。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个人独资企业应当解散: 1.投资人决定解散;

2.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 3.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

搜索更多关于: 立信-经济法1-12 知识点整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律规范所要促进、限制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的的范围。 (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 (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3)宏观调控关系: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对外贸易法;电力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 (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劳动法。 2.现代经济法的特点:综合性、经济性、指导性、一定的技术性P5 3.现代经济法与早期的区别(教材P4) 第二章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关系被经济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经济法主体根据经济法律规范产生的、经济法主体之间在国家管理与协调经济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