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加十套模拟卷)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
物理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图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能描述的是( )
A.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B.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B
【解析】由图象可知,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关系;A.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B. 密度是物体本事的一种特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不能用该图象描述;C. 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D.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故选B.
点睛:从图象上可以看出,该图象反应的物理量之间成正比关系,然后根据各选项之间的关系选择即可。 2.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接通 B.电线绝缘皮破损或老化,形成短路 C.同时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
D.天气热气温高,使电线和用电器都非常干燥 【答案】D
【解析】A. 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接通,会形成短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不合题意;B. 电线绝缘皮破损或老化,形成短路,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不合题意。C. 同时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不合题意;D. 天气热、气温高,使电线和用电器都非常干燥,这不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①短路.②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用电器.根据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分析。
3.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监控摄像头 D.投影仪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此时的物距是小于像距的,所以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应是投影仪,故应选D。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图,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塞与玻璃管之间、橡皮塞与容器口之间都是密闭的,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相平。打开阀门K,接一杯水后,关闭阀门,此时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则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 B.玻璃管内有水进入
C.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 【答案】B
【解析】A. 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玻璃管外水量减少,所以水面下降,A选项正确;B. 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相平,说明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打开阀门K,由于阀门K里面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水会流出来,同时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减小,大气压将空气通过玻璃管压入容器内,始终保持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关闭阀门后,玻璃管口的水面不会上升,B选项不正确;C. 容器内玻璃管口处压强始终不变,且管口的下端仍在水中,故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C选项说法正确;D. 由于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变小,又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不变,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根据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玻璃管外水量减少分析水面下降还是上升;(2)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5.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一个箱子,如图所示,当推力F为50N时,没有推动,当推力F为100N时,箱子刚好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当推力F为150N时,箱子加速运动,则( )
A.未推动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总等于推力 B.未推动时,箱子所受摩擦力大于50N
C.推力F与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当箱子在水平地面加速运动时,摩擦力为150N 【答案】A
【解析】A. 未推动时,箱子静止,受到是平衡力,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总等于推力,故A正确;B.由A知, 未推动时,箱子所受摩擦力等于推力,推力增加,摩擦力增加,故B错误;C. 推力F与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 当箱子在水平地面加速运动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为100N。故D错误。故选A.
点睛:①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大小相等;②二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两个相同的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体积是6cm3 , 密度是0.6g/m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大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B.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小 C.将木块取出后,甲、乙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相等
D.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且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
【答案】D
【解析】A. 因为木块漂浮,所以F浮=G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G排;所以G木=G排,即木块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的水重,所以在甲图中,相当于木块的重力恰好补充了木块排开水的重力,故甲容器对水平桌
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已知两个容器相同,由p=可得;两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故A错误;B. 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一定时,V排越大F浮越大。由于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V排在增大,所以F浮在增大,故B错误;C. 取出木块后,甲容器中液面的高度下降,水的总质量减小,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压强减小。故C错误。D. 因为木块漂浮,受到浮力与重力相等,则F
浮
=G,即ρ
水
gV排=ρ
木
gV,则V排=V=V=V,,所以V露=V?V排=V?V=V,故D正确。故
选D. 点睛:(1)物体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重,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的水重等于物体重,由此可知
两个容器的总质量相同;然后再利用p=分析压强;(2)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知,浮力大小与V排有关;(3)取出木块后,水面的高度变化,水的质量减小,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压强减小。(4)木块漂浮时,根据漂浮条件和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知求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即可求出露出的体积。 二、多选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定滑轮不省力是因为它是一个等臂杠杆
C.用电扇吹洗过的衣服可以加快衣服上水的蒸发是利用了惯性 D.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尘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AB
【解析】A. 压缩物体时,物体分子间间隙变小,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就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B. 定滑轮不省力是因为它是一个等臂杠杆,故B正确;C. 用电扇吹刚洗过的衣服,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蒸发,与惯性无关,故C错误;D. 尘土飞扬这些都是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D错。故选AB.
点睛:①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等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②由Q吸=cm△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③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就是从提高温度、增大液体面积和加快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④一切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8.对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B.能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温度的关系
C.能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D.不能说明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答案】BD
【解析】A. 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但是如果导体做的不是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不会产生电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通过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来体现,可以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大小,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吸引大头针数目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C. 导体棒与电源相连,当通以电流时由于受磁场力的作用,导体棒会发生运动,故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导线内通以电流后,放在其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D. 点睛:由实验的装置及实验现象可知实验的原理及意义。 三、填空题
9.2018年全国冰雪体育大会在哈尔滨举行,在冰上龙舟比赛中,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运动员越用力击鼓,鼓声的________越大。如图所示,全体划手有节奏地用冰钎齐向后用力推,龙舟就能快速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振动响度相互的
【解析】(1)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2)运动员越用力击鼓,鼓面的振幅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桨向后划水,同时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推动船向前行驶。 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如图所示的透镜是________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_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凸远视
【解析】解:由图可看出书上的字变大了,所以该镜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凸;远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11.我国是第一个宣布成功实现对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能直接点燃,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1m3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出164m3的天然气。根据以上信息可知,可燃冰是____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若1m3的可燃冰产生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可将________t水从0℃升高到10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约为3.4×103J/m3) 【答案】不可再生13.3
3
【解析】由题知,可燃冰在短时间之内不可再生,所以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1m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
33733
可释放出164m的天然气,则完全燃烧164m的天然气可放出的热量:Q放=qV=3.4×10J/m×164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