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火工品实验与测试》总结 - 图文
电流发火冲能:使电引火元件发火的电流冲能最小值为该引火药头的发火冲能Kf。
I100:100ms内使点火头发火的电流,此值的意义在于在实际使用的网络中,能保证每个雷管确实可靠发火的电流。 13.锰铜压阻传感器
利用有些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压力或温度变化时电阻率发生改变的特性进行压力的测试。以此特性制成的传感器即压阻传感器。 14.压电传感器
利用某些压电材料在受到外界压力作用时,在材料表面产生电荷的特点,进行压力测试。利用压电材料的这种性能制成的传感器称为压电传感器。
15.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有那些指标? 线性度,灵敏度,迟滞性,重复性。 16.密闭爆发器
小型压力容器,接收火工品燃烧或爆炸输出的气体,并将压力传递到传感器。
作用:接受火工品输出地燃烧气体产物,并将气体压力传递给压力计。
由p—t曲线可得出:最大压力pm,最大压力上升时间tm,压力上升速度(dp/dt)m=pm/tm.
17. 什么是探针?一般认为探针导通的几种原因是什么?
探针:两个电极,要么接通,要么断开,借助外电路。在探针接
通或断开的同时,产生一个阶跃电压,形成计时信号。
探针导通的原因:
①气体或爆炸产物电离引起两极导通
②两极间介质在高压下成导体或半导体,电阻率突变 ③两极间在高压冲击下绝缘强度降低,电压放电击穿 ④冲击作用下两极接触或脱离
18.列举三种不同的探针,并画出各自的结构简图。
光杆探针,盖帽探针,同轴探针,组合探针,丝式探针,箔式探针。
书上173页图6-2, 174页图6-3,。 175页图6-4 19.光电导效应
外光电效应:光作用下物体内电子逸出表面向外发射。 内光电效应:物体受光后其电导率发生改变或产生光电动势效应1.光电导效应:在光线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引起半导体材料电阻率的变化。条件:光子能量必须大于禁带宽度E。2.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线作用下,能够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现象。 20.高速摄影技术
高速摄影技术:用照相的方法拍摄高速运动过程或快速反应过程,把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一次记录下来,具有形象逼真和动画效果。
高速摄影定义:能以极短的曝光时间把高速流逝过程的变化历程记录下来的专门摄影技术。
高速摄影特点:摄影频率高、 曝光时间短、扫描速率快
补偿式高速摄影机的工作原理:为提高胶片移动速度为目的,在物镜和连续运动的胶片间放置一个高速旋转对应平面平行的玻璃棱柱作为补偿器,棱镜的面数为偶数,当光线进入棱镜时,光产生折射,像点发生平行位移,位移量为玻璃面倾斜角的函数,棱镜以一定速度转动,胶片也相应移动,在快门开启时,光线经物镜射到棱镜补偿器上,图像随棱镜平面和光线夹角的变化,如胶片一起连续移动且速度相等时,实现了图像和胶片的相对静止,棱镜每转一面即可获得一幅完整的画面。
高速摄影机根据时间分辨本领的高低,可分为间歇式、补偿式、鼓轮式和变像管式。
21.火工品环境实验的内容
火工品环境试验内容:锤击实验,振动试验,震动实验,坠落实验,静电感度实验,射频感度实验,杂散电流实验,雷击实验,霉菌实验,盐雾试验,热环境试验。
22.火工品锤击、振动、震动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锤击实验
目的 :模拟火工品在火炮发射时所经受的膛内锤击震动,评价火工品或引信受冲击震动的安全性及零部件强度和装配牢固性。
原理:模拟火工品经受发射冲击的惯性力后是否发火,结构是否破坏,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震动实验
目的:模拟火工品在恶劣运输条件下受冲击加速度长时间反复作用的状态,如经一定时间震动后,产品不应发生相对位移、变形、破坏、发火、爆炸等,以此考验火工品运输安全性和坚固性。
原理:通过震动机偏心凸轮转动带起上板一定高度,由于上板和火工品的自重,自由落下撞击下板,从而使火工品受到周期性和一定冲力的震动。
振动实验
目的:在勤务条件下包括海陆空运输、运载都会遇到与火工品自身谐振频率一致的振动,共振可能会引起火工品结构破坏或性能下降,必须对火工品模拟各种运输条件下遇到的振动——高频振动,确定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原理:
电动式:恒定磁场下线圈交变电流产生的电动力驱动振动台。优点:频率范围大、波形失真小、控制方便。
缺点:振力、振幅小维修价格较贵。 电液式:电子系统控制液压装置驱动振动台 优点:振力、振幅、承载力大
缺点:适用于中频、低低频油液密封要求高,费用大。 机械式:曲柄或偏心轮驱动振动台 优点:结构简单、低成本、好维修
缺点:频率范围小、波形失真大、不好实现自动控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