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湖北师范学院2010届教育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要加强对儿童的主动性、学习动机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减少或缩小儿童不适应的过程,使之较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
(四)考虑外界困素对衔接的影响, 重视家长工作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 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不能忽视。一方面, 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同时, 由于学前儿童数量逐年减少, 多数幼儿园已从超负荷运转到主动去争取生源, 家长也从注重园所数量和服务水平转而注重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并经常把幼儿园是否教小学所需的知识做为衡量其质量高低的标准, 这也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因素。因此, 幼小双方都应重视做好家长的工作, 采取普遍家访、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幼儿园和学校的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 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 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湖北师范学院2010届教育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四、研究结论
幼小衔接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对于幼小衔接,虽然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问题,例如片面衔接,形式衔接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要解决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需要幼儿园,小学以及学生家长和学生各方面联合起来努力,首先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以达到最大程度的促进孩子的身心和生理健康的发展。
湖北师范学院2010届教育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五、研究者的反思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1、初次独自完成研究,不可避免出现好多困惑,尽量积极、主动向指导老师和同学请教。
2、面对大量的研究资料有点无从下手,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较多。 3、在搜集资料中,范围较小。
(二)获取的经验
这次的毕业论文写作,首先让我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一篇正规学士论文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框;其次,又让我增长了很多专业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再次,锻炼了我的动手、动脑及与人交往的处事能力。总之,一次毕业论文写作让我自身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受益匪浅。
湖北师范学院2010届教育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致谢
值此论文完稿之际,我心中百感交集,但是更多的是感激。本论文是我
四年学习生活的一个总结,更是对我四年血液的一次检验与磨练。这一过程,凝结着众人对我无限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智成老师,论文从选题、修改到最后定稿,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没有老师严谨的学术风范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论文很难有今天这个样子。四年来,在学业上的成长,也倾注了老师巨大的心血。从指导读书到学术观点的启迪,从一名“门外汉”到逐渐走上学术道路,老师的周密细致,谆谆教导,使我受益终身。再次之际,谨向尊敬的导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感谢教科院0605班的同学,是他们在四年中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帮助,让我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谢谢我的兄弟姐妹们。
最后,要向我远在家乡的亲爱的父母表达感激之情。四年的异乡生活和学习,父母给予了我默默的关心和鼓励。借此论文,送上我深深的感激之情。
光阴似箭,转瞬之间,在美丽的湖师已经生活和学习了近四个年头了。蓦然回首,心中充满了对美好青春岁月的回忆。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逝者如斯,面对未来,我会继续努力。
湖北师范学院2010届教育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朱碧莲,浅谈搞好幼小衔接教育的一些思考,福建周刊,2008 3——4 2、刘东,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4、张倩倩,浅议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衔接[J].小学时代·教师,2009(8) 5、转引自梁嘉.浅议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2002(9)
6、庞威,赵月娥,我国幼小衔接现状透析[J].内蒙古教育,2008(5) 7、邹敏,法国重视幼小衔接[J].幼儿教育,1999(7) 8、Wilfried Griebel&Renate Niesel.(2003) 9、Griebel,W.&Niesel,R.(2002) 10、Kay Margetts(2003) 11、Stig Brostrom(2002).
12章程 梁衍,上学了——如何帮助蛤仔做好上一年级的准备【M】,2006.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