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8-2019 初二(下)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测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每空 0.5 分,共 2 分) (1)凫水( .(1)( (3)( (4)(
)
(2)冗杂( .
)
(3)jī 绊(
)
(4)wò旋(
)
2、根据课下“读读写写”内容,补全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每空 0.5 分,共 2 分)
)声匿迹
(2)草长(
)飞
)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破绽。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3 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种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据银监会分析,2019 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导致的。
C、4 月 29 日,福州市拉开了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倩曾经采访过两次华为 CE0 任正非。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的热爱,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B、《灯笼》的作者吴伯箫是台湾著名作家,散文家,教育家。
C、《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四行一节,不讲究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2 分)
临危6、默写(每空 1 分,共 12 分) 不1)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惧2) 俶尔远逝, (是3) (一4) (种5) (勇6) (,
。(《关雎》。)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胡为乎泥中?(《式微》)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气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因闲居在家,有负太平盛世而羞愧的,且含蓄表达诗人从政心愿的诗句:
, (视8)
(死9) 疏影横斜水清浅,
, 。
。(林逋《山园小梅》)
,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如
归更是1
二、阅读(68 分) (一)古诗阅读。(6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辅”写出都城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护卫,突出雄浑阔大的气势。 B、“风烟”看出前路不明,遥望的视线被遮挡,微微露出伤别担忧之意 C、颔联中诗人用两人处境、感情类似来宽慰朋友,望以此减轻他的伤感。 D、尾联中诗人让杜少府莫在岔路口多停留,免得让儿女们陪着伤心哭泣。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 分)
(二)文言文阅读。(16 分)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 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 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 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 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 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核舟记》)
乙
黄子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以为神。 .,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二, 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 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有删改)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9、解释下列语句加点词的意思。(6 分)
2
②
①(1)便扶向路: .(3)尝贻余核舟一: .(5)凿木人长寸许.:
(2)斗折蛇行: .(4)矫首昂视: .(6)观者异以为神: .
10、请用四个“/”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头尾不加“/”)。(2 分) 例如: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作 木 鸟 置 竹 笼 中 能 自 跳 舞 飞 鸣 鸣 如 画 眉 凄 越 可 听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 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12、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 点?(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风车里的故事 朱敏江
①一家人驱车至农家乐游玩,儿子远远看见立于大厅的风车,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箭一般地冲过去围着它转来转去。一饱眼福之后,他伸出右手握住把手,兴奋地摇动风叶,还不停地招呼我们一起来玩。
②都说云是风的故事,山是水的故事,而风车就是我的故事。时光可以冲淡我对童年的记忆,却无法带 走我对风车的感怀,因为我始终将风车印象藏在左心房最柔软之处。
③风车对于儿子意味着好玩,而之于我则是无尽的情思。家乡的风车是由木头制成,造型优美。顶上是一个方形的漏斗,车身有一 根竹片与漏斗尾部相迹,用来控制进量。抽屉形的出口星四十五度角斜伸于外, 米和稻谷等就从此处流出。风车口星斗状,圆形的后半部中容纳着一片片风车叶,摇动近似“Z”字形的把手, 风车就会飞快地转动。
④小的时候,当我们想要伸手触碰风车时,大人就会一本正经地说:“小孩子不能转风车,会肚子疼的”。 因此一般的小孩都不敢轻易转动风车。但总有一些淘气哥偏不信邪,会勇敢地去转动风车,而我则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只见他们起劲地摇动把手,而且越摇越快,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但捂住肚子蹲在地上的情景却始终没有出现,让人少了幸灾乐祸的机会。
⑤稍大一些,便有了和风车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年农忙时节,从田里收割来的稻谷中有一些秕谷,还夹 杂着稻草丝,这时就轮到风车粉墨登场了。
⑥摇风车是父亲的专属。等到风车顶的漏斗装满稻谷,父亲就开始摇动把手转动风车,瞬间就有一股风 从风车口冲出。他瞅准时机,轻轻将连着闸门的竹片下移一到两格。漏斗中的稻谷慢慢掉入风车肚,饱满的
3
谷粒坚强地经受住风力的吹动,从抽屉形出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掉入箩筐。那些秕谷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 纷纷从风车口腾跃而出,划过一道漂亮的抛物线后,落于地面之上。而那些体重较轻的稻草丝则如皮影中的孙悟空,在空中闪转腾挪, 翻越几个跟斗之后,才心有不甘地降落地面。 .⑦渐渐地,父亲身前的谷粒越积越多,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锥形。他不时伸出左手轻轻将锥顶推翻,并 用手转几圈,谷堆上留下几道圆形的波痕,而流出的谷粒随即又将波痕淹没。
⑧漏斗中的稻谷从中间往下漏,留下一个旋涡状的浅坑。当稻谷慢慢浅下去的时候,我马上用畚斗到谷堆盛取稻谷,抱到风车边。母亲则接过我手中的畚斗,双手擎起举到风车顶,一粒粒金子般的稻子就纷纷从畚斗跃入漏斗中。
⑨当稻谷快要漫过箩筐面时,父亲就停下手招呼母亲一起将箩筐抬走。这时,我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小心翼翼地转动起风车,不过,转了几圈好像肚子也没有疼的迹象。这时父亲拿着空箩筐回来了,我马上停下来,他则伸出大手抚摩着我的脑袋,露出慈祥的笑容。
⑩风车扇麦子的情景就更美妙了! 大力转动风车,白色的麦壳仿佛一个个穿着白衣的精灵女孩,迈着轻盈的舞步,纷纷从风车口飞跃而出,又如满天飞起的玉蝶,扭动婀娜的身姿,慢慢飘落地面。邻家的小妹妹看见了,拍着手大声欢呼:“下雪啦!下雪啦!”是啊!远远望去,风车口处仿佛雪花飞舞,正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不一会儿,地面就银白一片,犹如进入银装素襄的世界。
?无论多么美妙的东西,都难抵挡时代变迁的消磨。随着水稻产量大幅增长,人们不再为粮食而发愁,让风车少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一批批外出谋生的人,带上了曾经和风车一起劳作的勤劳品质,告别了土地,也告别了风车。
?风车虽已远离繁华,但我从不曾忘却和风车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每当大雪纷飞之时,麦壳从风车口飘然而出仿佛雪花飞舞的景象,恍如就在眼前。
?伫立于高大的风车前,望着阳光下那一个拉长的光影,儿时伴随父母左右一起劳作的情景不断跃入脑海,浮于眼前。我想,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呢?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③段中不但写出了木制风车造型优美的特点,而且也介绍了木制风车的工作原理。 B、风车好玩,给儿子带来了快乐,于“我”却是一段不曾忘却的美好时光。 C、小孩子玩风车会肚子疼的情节说明那时的人们缺少知识,欺骗孩子。 D、文章第?段的叙述表达了“我”对人们在时代变迁中与风车渐行渐远的惋惜。 14、文章依据时段着重写了关于风车的几个故事,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3 分)
时间 小时候 人物 “我” “我” 邻家小妹妹 情节 稍大些
15、赏析句子。(8 分)
(1) 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2 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