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员获奖的图片,齐唱孙楠歌曲《红旗飘飘》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情感就进入学生的心灵。以说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二次对比。】
活动三: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师:当国际体育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已经崛起的民族。但同学们知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上。(哀怨地)这与相隔100年的屈辱史──《辛丑条约》的签定,简直天渊之别。《辛丑条约》的签定离我们太远,可能同学们对这件事情都不太了解,现在,让我们的同学给我们重现这一段受辱的历史吧。
学生表演历史剧《辛丑条约》签定仪式。人物有身穿朝廷服,头带朱纱帽的以李鸿章为代表清政府官员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代表。准备各国条约11份,谈判桌一张等道具。
<<辛丑条约》签定仪式现在开始,此条约有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签定,条约共12款。附件19件,现在由英国代表宣读主要内容。(力求学生表现出11国奸诈苛刻,清政府的处处忍让,软弱无能。)
(1)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 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4)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5)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 (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扮演清政府中有良知的人士随机采访台下的同学,学生谈感受,愤恨清政府之感跃然纸上:
(我们政府每年财政总收入才1亿一千万两,就算一年不吃不喝,也没有那么多钱啊!我们老百姓还用活吗?
把白银4亿5千两的赔款转嫁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呀,在我们国家外面就派军队驻扎,在里面机遇驻兵管理,这到底是谁的家呀! 外国军队驻扎在我们国家领土,那我们谈何主权,谈何人身自由,这简直是坐牢,中国人连一条狗都不如。
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走狗。 清政府已抛弃了我们老百姓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我们每个中国人带来了危害和灾难。 《辛丑条约》的签订吸干了中国的最后一滴血。 ……)
【设计意图: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在课堂上创造历史剧表演的体验的条件,让学生强烈体验到旧中国国力衰败中国人不但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而且连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通过再次强化了的情感体验,与刚才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促使他们道德情感转化和升华: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道德情感。这样的道德情感体验效果就大于空洞的、干瘪的灌输与说教。
以演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三次对比。】
四、在“国事论坛”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养成道德行为
师:《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而交出的卖身契,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学们不要悲哀,受辱的历史过去了,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
亚太经合组织是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相互经济合作的一个组织,图为2001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各国领导人身穿唐装体现了对我们中国人家的尊重,讨论主题是“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从这些字眼中,我们看到的是平等、合作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对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开展“国事论坛”活动。
学生报道一下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也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
彩:
1.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大事行使否决权。 2.我国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 3.至今为止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交。 4.我国中国加入WTO。
5.我国上海申博成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
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 (中国成了外交的大赢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 怪不得国际上在渲染“中国威胁论“。
祖国富强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
师:对,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了,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的分量重了,中国人说“不”地球也会抖三抖??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师:(指着课题):中国人── (站立起来了!)
【设计意图:在“国事论坛”自豪感体验中把符合品德规范要求的\理\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的\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推动爱国道德行为的形成。这与签定《辛丑条约》的软弱无能清政府相比之下,学生能不激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并为之努力吗?以论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四次对比。】
3告别贫困奔小康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2.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
3.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 教学过程
一、运用实物,激趣导入
1.票证展示 (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各种票证的用途)
2.举事例:讲讲关于票证的来历和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小组学习,交流感受
(一)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数量、颜色、款式等。要求: 1.对比图册上三个不同时期人们的服装。 2.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两代人的帐本”和“我家今昔小调查”
1.通过两代人的收入和支出消费对比,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刚维持温饱到小康)。 2.调查自己家祖孙三代人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完成调查表。 3.你对怎样看待过去的生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