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哈巴湖保护区2011年公益林补偿项目实施方案
坚持按照林地权属,国有、集体,个人统筹兼顾,林地权属与财政相统一的原则。
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 坚持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不断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 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相结合。 坚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同受益的原则。
3.3建设目标
保护区所在的盐池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地形上处于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台地过渡地带。植被区划属半干旱荒漠草原区。植被从干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主要植被类型建群种以灌木和半灌木为主,同时兼有耐干旱的沙生植物,植被多为丛状,不连续旱生群落组成,植被盖度很低,绝大多数都在50%以下。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极低,生态系统极其脆弱。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大量开荒,过渡放牧,滥挖药材等破坏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不断进行,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进程,风沙灾害日趋频繁,沙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县境内除南部黄土丘陵区外,有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沙化土地面积517048公顷,占盐池县土地总面积的72.5%,占宁夏沙化土地面积的31.43%,是宁夏风沙危害的重灾区,土地沙化成为盐池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也是这一地区长期贫困的直接原因。
保护区经营区域主要分布在盐池县中北部的高沙窝、花马
6
池、王乐井、青山、大水坑和惠安堡等乡镇的沙化严重、植被稀疏、治理难度大的流沙带上,是盐池县沙化土地的集中分布区,因此也是盐池县乃至宁夏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长期的实践证明,减轻风沙危害的办法就是增加植被覆盖度,在沙区增加植被的途径首先是停止对现有森林资源的进一步破坏,使其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保护区虽然实施了天保工程,但管护范围并没有涵盖所有的森林资源,仍有部分森林资源得不到很好地保护。实施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将现有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经费落实为财政长期投入,是根治风沙危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区域生态恶化状况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要在改进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补植抚育及封育管护,使69.3万亩国家级公益林资源得到更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使区域内的沙化土地得到进一步控制,风沙危害明显减轻,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4 项目布局与建设内容 4.1重点公益林布局
4.1.1布局依据
(1)按生态区位不同进行布局; (2)按生态状况不同进行;
(3)按国家级公益林分布区域不同进行布局。
7
4.1.2布局方案
保护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是宁夏土地沙漠化最严重地区之一。属于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中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据200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保护区各类沙化土地面积达106.25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4.3%,其中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面积达28.52万亩。由于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台地过渡、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干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农区向牧区过渡的交错地带。同时,保护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湖泊和沼泽湿地,是中国西北及东亚-澳大利西亚地区鸟类的重要迁徙途径之一。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且生态状况极为脆弱,是宁夏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示范区,是宁夏东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保护区生态状况、国家级公益林分布区域和生态优先、按区域布局的原则,将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重点公益林区划分为北部风沙严重危害区和南部风沙严重危害区2个区,北区为盐池县北部流沙带分布区,位于高沙窝、柳杨堡、骆驼井3个管理站管辖区;南区为盐池县中部流沙带分布区,主要哈巴湖、城南、二道湖3个管理站管辖区。
4.2实施范围
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8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公益林全部为国家级公益林。2011年纳入补偿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69.3万亩,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内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其中高沙窝管理站9.0589万亩;柳杨堡管理站5.4625万亩;骆驼井管理站17.3581万亩;哈巴湖管理站15.5938万亩;城南管理站5.7772万亩;二道湖管理站12.5415万亩;堡子台分场3.3573万亩;东门分场1507亩。
4.3建设内容
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总面积69.3万亩。抚育补植中幼林30836亩。其中高沙窝管理站1林班3、
4、5小班共11730亩;柳杨堡管理站1林班5、6小班4785亩;骆驼井管理站1林班6小班7882亩;二道湖管理站3林班1小班共6439亩。
4.3.1重点公益林管护措施
(1)加强管护,成立护林防火领导小组,根据区划小班和分布区域配备专职护林人员,与各管护单位和护林员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明确管护范围、面积及管护人员的责权利和违约责任, 把管护效益同管护利益相挂钩,充分调动护林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区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2)在每年生长季节,对林地进行机械抚育,改善林地水分状况。对阔叶林进行人工修枝,修除树冠下部枯枝、病枝;加强林木病、虫、鼠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对受病虫危害严重、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