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提纲汇总答案1
些?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政策建议?
为消除大班额和择校现象,我市多措并举,有效稳定生源,保证了教育的公正、公平发展。一是严格实行“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的招生原则,确保招生政策、招生对象、招生办法落实到位;二是采取合作、分设和重组办学等形式,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自筹资金新建实验小学教学楼、实验中学综合楼、第一小学教学楼、第二小学教学楼,有效解决了城区中小学的大班额问题;三是认真落实中招“分配生”制度,从省级示范性高中的统招生指标中拿出一定比例直接分配到各初中,逐年增长分配生比例,有效解决了学生择校问题,防止了大量生源向城区初中过度集中;四是实施“名校带动”、“结对帮学”,实现了先进理念共享、优秀资源共享和有效成果共享。建立中小学校长论坛,推广优质学校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教学经验,每期论坛选择一所薄弱学校进行“门诊”式讨论,帮助学校解决管理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五是根据中小学教师缺编情况,每年招聘80至100名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有效解决了中小学教师短缺和老龄化问题。同时,认真落实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工作制度,鼓励引导城区学校优秀教师主动赴农村薄弱学校支教。
存在问题及建议:一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建议继续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消除校际差距;二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建议不断完善学校设施,适度超前配臵教育资源;三是城区学校布局不太合理,与城市发展不能匹配,建议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将学校建设与城镇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城镇人口增长和学生就学需求。
9
11、你市在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工作进展情况如何?有哪些问题和建议?
我们教育局采取以下措施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和关爱留守儿童: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切实维护教育公平。根据务工人员暂住地,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我市在城区指定专门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保证务工人员子女有学可上,并能和当地孩子一样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为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学生就读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理念等方面的培训,给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三是建立全市各中小学留守儿童群体档案,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弄清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和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相关信息。加强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名教师和一名优秀学生共同帮扶。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做好教育疏导,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心理健康。
下步建议:建立由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结对帮扶、设立家长学校等措施,努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10
12、你市执行省定教职工编制标准的基本情况。在执行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政策建议?
省定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为4057名,我市现有中小学教职工3811名,缺编246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数为3488名,义务教育学校共有教师3252名,缺编236人。
在执行省定教职工编制的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有: 一是省定教职工编制标准偏低。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课程门类增多,并要求开足开齐所有课程,需增加大量教师,原有编制标准已明显偏低。
二是农村学校编制标准低于县镇学校,不符合实际教育现状,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农村学校普遍比较分散,规模小、学生少,相比城市学校更需要教师。以6个教学班,180余名学生的小学为例,按编制只能安排7名教师,基本上一人一个班级,周一至周五所有课程一肩挑,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课程无法开足开齐,素质教育更无法实施。
三是编制动态管理不能很好的执行。
建议:一是增加编制,除师生比外,考虑行管、教辅人员编制;二是调整农村、县镇学校编制标准,向农村学校倾斜;三是编制管理部门负责核定学校编制总数,由教育部门在编制数内根据学校师资现状进行合理调配。
13、你市近三年来,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情况。2009年全市教师培训经费落实情况。有哪些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沁阳市教育局以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
11
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全市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培训制度。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科学认真制定《沁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健全教师培训规章制度,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库,加强继续教育课时管理,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将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聘任、评职、晋级、评优的必备条件,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是健全培训机制,落实培训经费。为促进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我市教育局对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有机整合,成立了教研培训中心,积极构建以市、乡、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在教研培训中心,每个教研员都是培训教师,每个培训教师都承担着教研任务,平时深入学校搞教研,假期结合教学搞培训,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育成果真正指导教育实践,教研和师训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目前,我市教研培训中心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队伍。2007年以来,教育局向市政府争取教师培训年经费400余万元,保证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中小学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不低于学校国拨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工作,目前全市教师已实现了免费培训。
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加大培训力度。市教育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一切服务于一线教师教学需要为原则,把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教育局大力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