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试论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

试论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1:44:41

试论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

摘要:本文从消费者精神损害的定义出发,深刻陈述消费者精神损害的受害后果与消费者精神损害不同角度的分类,让读者更好的认识什么是消费者精神损害。然后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角度论述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的重要性。进而,给出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与方向。再而,提出了在实际解决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赔偿制度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精神损害 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绪论:现在的交易活动越来越频繁,消费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如何在这快节奏的发展中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消费者精神损害的保护力度明显不足,很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甚至给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带来不可磨灭的创伤,让消费者成为受伤者,甚至是受害者,实在是伤不起呀!为了让消费者受更小的伤,所以来讨论一下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一、消费者精神损害概念与分类 (一)消费者精神损害概念

消费者因消费而受到不法的人身权益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广义学说认为精神损害包括精神痛苦与精神利益的损

失。精神痛苦主要指自然人因人格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活、心理上的痛苦,导致自然人的精神活动出现障碍,或使人产生愤怒、绝望、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精神利益的损失里指自然人和法人的人身权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遭受侵害。狭义学说认为精神损害就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生理、心理上的损害。也就是说因自然人的人格权遭受侵害而使其产生愤怒、绝望、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

(1)精神痛苦。精神痛苦是自然人因人身权遭受侵害后产生的诸如愤怒、恐惧、焦虑、沮丧、忧郁、绝望等不良情绪的概括。侵权行为侵害民事主体的人身权,造成民事主体精神损害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精神痛苦。精神痛苦有两个来源:一是侵害自然界人人体的生理损害。当侵权行为侵害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时,经权利主体以生理上的损害,使其在精神上产生痛苦。二是侵害自然人心理的心理损害。当侵权行为侵害自然人的民事权利时,侵害了人的情绪、感情、思维、意识等活动,导致人的上述精神活动的障碍,使人产生不良情绪,造成精神痛苦。

(2)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是指自然人、法人维护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和其他财产利益的活动受破坏,因而导致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和财产利益造成损害。这种损害,首先不以民事主体是否具有生物形态而有所不同,而是自然人、法人均可造成这种损害;其次,由于自然人、法人享有的人身权种类不同,损害的范围也不同,如自然人享有人身自由权、肖像权、贞操权、配偶权、

亲属权等,法人并不享有,因此法人不可能造成这些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损害。但法人享有名誉权、名称权等人格权利和荣誉等身份权利,法人由此可能造成这种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损害。

(二)消费者精神损害费分类

(1)故意施加的精神损害与过失所至的精神损害。

根据人的主观过错不同,将精神损害分为故意施加的精神损害和过失所致的精神损害。两者都是行为人对 受害人施加了精神痛苦或使其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2)因侵权所产生的精神损害与因违约所产生的精神损害 根据造成精神损害发生的原因分为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和因违约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前者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人格造成的精神损害,后者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违反合同约定义务而给他方当事人造成精神损害。我国立法和司法规定了因侵权行为而造成的精神损害,受害人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对于因违约行为产生精神损害目前没有明确规定。

(3)直接的精神损害和间接的精神损害

以侵权人的不法行为是否直接针对受害人本人为标准,可分为直接的精神损害和间接的精神损害。前者是指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直接针对特定民事主体即受害人本人并给其造成的精神损害;后者是侵权行为未直接针对受害人本人,而给与受害人关系密切的亲属所造成的精神损害,即间接的精神损害。

(4)侵害财产权所产生精神损害与侵害人身权所产生精神损害。 民事权利分财产和人身权两类,根据侵害民事权利的不同分为侵害财产权所产生精神损害和侵犯人身权所产生的精神损害。我国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观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灭失或损毁,所有人可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这是对侵害财产权而引发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化。

(5)一般程度的精神损害与严重的精神损害

以损害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的精神损害和严重的精神损害。我国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因侵权致人一般精神损害,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采取非财产性的救济方式;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非财产性责任外,可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概述

是消费者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消费相对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

(一)原因-必要性

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即这种制度对公民人格权法律保护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它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目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学术上有多种观点:①单一功能说,包括赔偿说,即主张以物质赔偿的方法补偿受害人的精神损失为目的;抚

搜索更多关于: 试论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试论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 摘要:本文从消费者精神损害的定义出发,深刻陈述消费者精神损害的受害后果与消费者精神损害不同角度的分类,让读者更好的认识什么是消费者精神损害。然后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角度论述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的重要性。进而,给出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与方向。再而,提出了在实际解决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赔偿制度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精神损害 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绪论:现在的交易活动越来越频繁,消费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如何在这快节奏的发展中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消费者精神损害的保护力度明显不足,很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甚至给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带来不可磨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