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

九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0:32:48

7. ①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②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8. 甲文中邹忌劝谏的目的是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以富国强民。乙文中淳于髡劝谏的目的是让齐王放弃伐魏的计划,以避免两败俱伤,别国渔利。(4分,各2分)

9. 二者使用劝谏方法的相同之处都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说理)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共4分。第一问2分,答对“异”和“同”的内容各得1分;第二问得2分,能分别答出与“主动”和“被动”相近的内容即判对,各得1分)

一四三、(12江苏扬州市)(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4分)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

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

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甚矣 (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 (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 乙(2分)

一四三、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 (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期年:满一年13.B 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将近。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

一四四、(12江苏常州)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17~20题。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7.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

搜索更多关于: 九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7. ①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②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8. 甲文中邹忌劝谏的目的是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以富国强民。乙文中淳于髡劝谏的目的是让齐王放弃伐魏的计划,以避免两败俱伤,别国渔利。(4分,各2分) 9. 二者使用劝谏方法的相同之处都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说理)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共4分。第一问2分,答对“异”和“同”的内容各得1分;第二问得2分,能分别答出与“主动”和“被动”相近的内容即判对,各得1分) 一四三、(12江苏扬州市)(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