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9:25:15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

《来到黄河岸边》教学设计

执教者: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 徐文青

指导者:××县区××× ×××(4号楷体居中)

【教材分析】

《来到黄河岸边》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内容。这个环节由三部分组成:1、知道有关母亲河的状况以及称黄河为母亲河的原因。2、课文中选取的《黄河母亲》的石雕,歌颂黄河、长江的歌曲,赞颂长江、黄河的诗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3、“保护母亲河”这一环节的设计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将环保的理念有意识地加以渗透,并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这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不是对的,但还需教师指导。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收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通过对母亲河的了解,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知识和技能:通过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并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且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唤醒学生拯救母亲河的意识,并了解保卫母亲河的措施。难点是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经的省区。

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的形式服从内容。本教学设计通过歌曲导入、图片感受、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展示、欣赏活动形式开展主题活动。考虑到黄河是现成的教学资源,通过感受黄河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的情感,以此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设计意图】

“母亲”是个饱含深情的词语,“母亲河”亦是如此。如何上出“情味”,使学生既能在“知”上有所扩展,又能在“情”上得到提升,这是建构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在这方面做了一点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请欣赏!播放《龙的传人》 2、从歌中你听出了什么?这优美的歌声和着雄壮的旋律,表达了远在他乡的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古老的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黄河”。长江黄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所以人们把她们称为“母亲河”!

今天就让我们来到黄河岸边,开始我们的寻根之旅。(板书 来到黄河岸边) 过渡:出示地图 二、了解“母亲河”。 (一)、源头及流经省份。

1、黄河的源头在哪儿?(出示地图)

2、黄河主流流经了哪些省、自治区?最终注入什么海?(手指)小组合作,从左边的源头开始,找一找。

师: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最终流入渤海。黄河的形状象汉字的“几”字。

3、过渡:大家看,源远流长的黄河,犹如一条巨龙,穿行在祖国的大地上。

师:黄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母亲河,她用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儿女,使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我们都是喝黄河水长大的,对黄河比较熟悉。我们还了解了哪些黄河的知识?大家来说一说。 (二)、走近黄河

预设: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跳进黄河洗不清”,是形容黄河泥沙多而来的。黄河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呈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还真不易洗净呢。

师:你们知道黄河一年泥沙的存积量,如果绕地球能绕多少圈吗? 生:27圈

师:是啊,说明黄河的含沙量太高了。

师:说到黄河,我们不能不提黄河的一个著名的景点,你知道是什么吗?这是一个非常雄伟壮观的瀑布。(出示黄河壶口瀑布课件)

师:我们都到过黄河边,亲眼看到过黄河,凭我们对黄河的印象,再加上欣赏了母亲河的风光,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来概括以下你对她们的印象!

生:宏伟壮观。

师:黄河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众多游客! 三、赞美“母亲河”。

师:面对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的炎黄子孙直抒胸臆,写下了不朽之作。老师课前安排同学们也收集了不少,谁来展示下?

师:老师也收集了几句关于黄河的经典名句,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华夏儿女对母亲河的情怀。(出示文字,齐读)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就如同我们人身上的胎记一样不可磨灭。

四、为了母亲的微笑,保护“母亲河”。

师:黄河养育了我们,但我们在开发和利用黄河的时候,却忽略了对黄河的保护。现在的黄河面临着许多忧患。

生:讨论

师:水土流失、黄河断流、黄河污染

师:水土流失是怎么造成的?有什么危害?

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植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缺少了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步沙漠化,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经河水才能得以补充。 灌溉方式落后。黄河中上游流经的多为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多为大水漫灌,黄河水浪费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加大。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2010年缺水40亿立方米,水资源的奇缺,黄河经常出现黄河断流现象。

师:黄河污染包括哪些方面?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 生:

师:工业污染多年来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目前也呈现加重趋势。同时,沿黄一些城市生活垃圾加剧了污染。

污染加重的黄河,不仅影响了沿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更为严峻的是直接危及了生态环境和沿黄百姓的饮水安全。污染严重地区的市民只能硬着头皮饮“苦水”。

农村的不少地方出现了用黄河水浇地,作物减产、烧死庄稼的事件。

师:(课件出示图片)面对黄河如此现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

师:为了保护黄河,我国政府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和保护措施。三次大修具有“水上长城”之称的黄河大堤,修建了大量的防洪工程,成效十分显著。被誉为“中国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横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工程从1978年启动到2050年结束,规划造林3500万公顷,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分组制定一个保护母亲河的方案。看哪组的方案,可实施性强。

预设: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的方案。(教师相机板书)

师:你的建议很有实施性,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节约用水!

生:保护我们身边的河流!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 《来到黄河岸边》教学设计 执教者: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 徐文青 指导者:××县区××× ×××(4号楷体居中) 【教材分析】 《来到黄河岸边》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内容。这个环节由三部分组成:1、知道有关母亲河的状况以及称黄河为母亲河的原因。2、课文中选取的《黄河母亲》的石雕,歌颂黄河、长江的歌曲,赞颂长江、黄河的诗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3、“保护母亲河”这一环节的设计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将环保的理念有意识地加以渗透,并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这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不是对的,但还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