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质量监理
《质量》
级钢筋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HRB335级钢筋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6.钢筋加工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质量标准》的规定。 钢筋的连接:
1.钢筋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绑扎接头仅当施工困难时方可采用,且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8mm(受压钢筋可不大于32mm),受拉构件不应采用绑扎接头。
钢筋连接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要求:?每种规格钢筋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对母材进行抗拉试验;?试件抗拉强度应大于等于0.95倍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
2.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3.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对绑扎接头,两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接头长度区段(焊接是指35d长度并不得小于500mm,搭接是指1.3倍搭接长度)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 25 50 焊接 50 不限制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铆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
4.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的焊接接头宜采用闪光对焊(HRB500钢筋必须采用闪光对焊),或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渣压力焊只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能用作水平钢筋和斜筋的连接。
?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钢筋的可焊性试验不能代替钢筋焊接前的试焊。(笔记)
?电弧焊宜采用双面焊缝,仅在双面焊无法施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缝。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笔记) ?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批量规定: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300个同类型 (指钢筋级别和直径均相同)接头作为一批,一周内可连续计算(不足300个时,亦按一批计);?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 5.钢筋的机械连接:
?钢筋的机械连接宜采用镦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或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镦粗直螺纹和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适用于大于或等于25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16~40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应选用Ⅰ级或Ⅱ级;接头的位置要求应符合焊接接头的规定。
?钢筋机械接头在施工现场的检验与验收应符合规范规定。 ?机械接头连接组装完成后,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 6.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绑扎接头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25 HPB235 35d 30d 25d HRB335 45d 40d 35d HRB400、 RRB400 - 50d 45d
45
《质量》
HPB235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钢筋搭接处,应在其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1.安装钢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对多层多排钢筋,宜根据安装需要在其间隔处设立一定数量是架立钢筋或短钢筋,但其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2.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的交叉点宜采用0.7~2.0mm的铁丝扎牢,必要时可采用点焊焊牢;绑扎宜采取逐点改变绕丝方向的八字形方式交错扎结,对直径≥25mm的钢筋,宜采取双对角线的十字形方式扎结。
?结构或构件拐角处的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绑扎,但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40%以上。 ?除有特殊规定外,绑扎时,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绑扎钢筋的铁丝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3.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垫块,垫块的制作、设置和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垫块的制作厚度不应出现负误差,正误差应不大于1mm。
?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但不应横贯混凝土保护层的全部截面进行设置;垫块在结构或构件侧面和底面所布设的数量应不少于3
3
个/m,重要部位宜适当加密。
?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其绑扎的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垫块的位置、数量和紧固程度,以及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
4.钢筋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拼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的预留拱度。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位置宜采用楔形卡卡紧,防止焊接时局部变形。
?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下面宜垫以厚度适当的钢板。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应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钢筋骨架拼装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规定。 钢筋焊接骨架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骨架的宽及高 ±5 骨架长度 ±10 箍筋间距 ±10 5.钢筋网的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未规定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焊接: ?在焊接钢筋网的受力钢筋为Ⅰ级或冷拉Ⅰ级钢筋的情况下,当焊接网只有一个方向为受力钢筋时,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均应焊接;当焊接网的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时,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均应焊接,其余的交叉点可焊接或绑扎一半。 ?当焊接钢筋网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时,除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至250mm。
?焊接钢筋网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规定。 焊接钢筋网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网的长、宽 ±10 网眼的尺寸 ±10 网眼的对角线差 15 6. 束筋施工时,其规格、数量、位置及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束筋的搭接接头应先由单根钢筋错开搭接,接头中距应为本节20条附表规定单根钢筋搭接长度的1.3倍;再用一根长度为1.3(n+1)ls的通长钢筋进行搭接绑扎,其中n为组成束筋的单根钢筋根数,ls为单根钢筋搭接长度。
46
《质量》
通长钢筋
7.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安装质量应符合规定。
钢筋安装质量标准 允许偏差 项目 (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受力钢筋间距 梁、板、拱肋 ±10 同排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10 长 ±10 钢筋骨架尺寸 宽、高或直径 ±5 长、宽 ±10 绑扎钢筋网尺寸 网眼尺寸 ±20 弯起钢筋位置 ±20 柱、梁、拱肋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锚碇、墩台 ±10 板 ±3 P.198
(二)混凝土及砂浆砌石工程 “混凝土”补充: 混凝土原材料: (一)水泥:
1. 公路桥涵工程采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2. 水泥进场时,应附有生产厂的品质试验检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并应按批次对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及同一出厂日期的水泥进行强度、细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等性能的检验,散装水泥应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以每200t为一批。当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时,应重新取样检验。(笔记)
3. 公路桥涵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在工地应采用专用水泥罐储存;袋装水泥,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袋。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 4. 当混凝土中采用碱活性集料时,宜选用含碱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 5.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用 混凝土 ≤C20 C25~C30 C35~C40 ≥C45 强度等级 32.5 42.5 52.5 水泥强度等级 32.5 42.5 52.5 62.5 (二)细集料 1.细集料宜采用河砂,不能获得河砂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且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规定。
3
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 m或600t为一验收批,
3
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 m或3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 3.砂的分类应符合规定(同水泥混凝土路面)。 砂的分类 砂组 粗砂 中砂 细砂 细度模数 3.7~3.1 3.0~2.3 2.2~1.6
47
《质量》
4.砂的坚固性试验是用硫酸钠溶液进行浸泡与烘干循环,共循环5次。 (三)粗集料
1.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或卵石,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
粗集料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碎石压碎指标(%) <10 <20 <30 卵石压碎指标(%) <12 <16 <16 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后质量损<5 <8 <12 失值,%) 吸水率(%) <1.0 <2.0 <2.5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5 <15 <25 含泥量(按质量计,%) <0.5 <1.0 <1.5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0.5 <0.7 有害物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合格 合格 合格 质含量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0.5 <1.0 <1.0 计,%) 岩石抗压强度(水饱和状态,MPa) 火成岩>80,变质岩>60,水成岩>30 3表观密度(kg/m) >2500 3松散堆积密度(kg/m) >1350 空隙率(%) <47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碱集料反应 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于0.10% 注: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2.当混凝土结构物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时,粗集料坚固性的试验结果应满足下表规定。
粗集料的坚固性试验 在硫酸钠溶液中循环5次后的质量损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 失(%) 寒冷地区,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 <5 严寒地区,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 <3 处于干燥状态,但软弱颗粒过多 <12 处于干燥状态,但有抗疲劳、耐磨、<5 抗冲击要求或强度等级大于C40 3.粗集料最大粒径宜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钢筋最小净距的3/4,钢筋层最小净距的1/2,同时不得超过75mm。混凝土实心板的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37.5mm。泵送,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碎石)或1/2.5(卵石)。
4.粗集料宜根据混凝土最大粒径采用连续两级配或连续多级配;不宜采用单粒级配或间断级配配制,必须使用时,应通过试验验证(证明混凝土无离析现象)。 5.桥涵混凝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的粗集料,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要求不大于5%。
6.施工前应对所用粗集料进行碱活性检验,在条件许可时避免采用碱活性反应的粗集料,必须采用时应采用必要的抑制措施。
7.粗集料进场的检验组批规定同细集料。检验内容包括外观、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等。
8.粗集料在生产、运输与储存过程中,不得混入有害物质。粗集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装卸及储存时,应采取措施使集料颗粒级配均匀,
4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