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Word版含详细解析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活动点拨
1.教材第29页活动
(1)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是合适的。
(2)因为月球没有大气,白天月面温度升得很高,夜间月面温度骤降,所以温度变化剧烈。地球上因为有大气存在,在白天,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地面的气温不会过高;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了地面,使夜间地面气温不会降得过低,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2.教材第29~30页活动
本“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的流动的方向,帮助同学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及流动方向。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烟雾在玻璃缸内先由小洞向下,然后由装冰块的盆飘向装热水的盆,由装热水的盆向上,后又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形成闭合的一圈。烟雾飘动代表了空气流动,由实验可知,地面冷热不均可引起空气环流。
3.教材第30~31页活动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相当于白天陆地受热,海洋冷却;晚上相反。
(1)图略。(提示: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海上增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上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
(2)一天之内,海岸边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 (3)画图略。(提示:白天顺时针,夜间逆时针。)
(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夜间,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此,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调节作用。白天海滨地区受海风的影响气温不是太高,夜间海滨地区受陆风的影响虽然温度下降,
......
......
但海洋热容量大,气温高,受其影响,海滨地区气温降得又不是太低,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气温年较差也较小。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④~② 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被近地面大气吸收而增温。越靠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越多,温度越高。
答案:1 B 2 B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3~4题。
......
......
甲 乙
3.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甲箱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示数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解析:第3题,甲、乙两箱内空气都获得了同样的太阳辐射,但箱内气温不同,说明太阳辐射不是箱内空气的直接热源。甲箱内放土,其比热容比空气小得多,因而升温更快,辐射传递给空气的热量也更多,因而箱内温度也更高,这说明了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第4题,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所以甲底部放一层土,就能直接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地面又把获得的热量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传给大气,所以甲玻璃箱大气的温度高,而乙玻璃箱只有空气,它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可知甲箱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示数高的原因是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答案:3 D 4 B
5.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变化。下图所示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近地面受热形成低压,冷却形成高压;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根据等压面规律,高压凸向高空,低压凹向低空,B图正确。
答案:B
上海市在进行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
......
......
读下图回答6~7题。
6.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酸雨的温室效应,导致城市变暖
B.城市工厂、家庭炉灶、交通车辆大量消耗能源,释放的废热多 C.臭氧层的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城市水域面积小,但空气湿度大
7.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 ) A.农村A C.远郊区C
B.近郊区B D.市区D
解析:第6题,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热使其气温高于周边地区,形成“热岛效应”。第7题,结合图分析城市环流:市区为上升气流,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被带到高空,高空气流由市区流向郊区,在郊区附近下沉。近地面的风由郊区吹向市区,为避免城市受到二次污染,造林重点应在市区与郊区之间。
答案:6 B 7 B
8.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