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1电是什么导学案(word版无答案)
14.1《电是什么》
[学习目标]
1、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 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认识验电器,通过观察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 3、知道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的多与少。 [ 重点、难点]
重点: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 规律,认识和正确使用验电器 ,了解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原理 。 难点:根据两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逻辑推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及何种电荷;
[课前准备]:每位同学准备一把塑料尺(塑料笔杆),碎纸屑; 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书本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1、一些物体摩擦后能够吸引 或是带了 。
2、自然界存在 为
电荷。
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 电荷。 3、正负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 相互
。
,我们就说这些物体带了
种电荷,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规定
第1页/共5页
4、电荷的多少叫 的符号 。
,用符号 表示,其单位是 单位
5 、 检 验 物 体 是 否 带 的 的 仪 器 叫 、 、 等组成。
, 它 的 结 构 主 要 由
6、摩擦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 时物体上的电子会在物体之间移动,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子的物体带
电。
;物体相互摩擦
电,失去电
7、带电体靠近导体时能把导体中性质不同电荷吸引到附近,而把性质 相同的电荷排斥到另一端 这种现象叫
二、合作探究
1.用塑料尺(塑料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后靠近碎纸屑,你看到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 。
2. 观察课本图 实验探究
(1)两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 因是:
现象,原
(2)两根与毛皮摩过的塑料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 因是:
现象,原
(3)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一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第2页/共5页
时会发生 的结论是:
现象,原因是:
。
。 由上述现象得出
3、两个吹上气的气球,用线把口扎紧同时放在衣服上摩擦几下,提着 线把两气球相互靠近你会看到 现象,原因是:
。
4、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 金属箔上都带了电, 根据 电了, 由此得到验电器是依据
三、课堂展示与评价 四、课堂检测:
1. 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 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 放电现象,造成火灾隐患。
2. 有些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化 纤布料容易发生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产生
规律金属箔张开说明玻璃棒带
原理工作的。
3.有 A、B 两个带电体,若 A 与 B 相互排斥,而 A 又与带正电的 C 相 互吸引,那么 A 一定带
电,B 与 C 一定能相互
。
4.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 璃棒(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法
判
第3页/共5页
D.无
断
5.四个悬挂着的小球,B 球带正电,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那么 D 球可能(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无法判断
6.下列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 同种电荷相互吸 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D.摩擦起电现象说明通过摩擦可创造电荷
7. 用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下面的两片金属 箔分别带什么电荷 ,金属箔处于什么状态 (张开或闭
)
合 ), 若 用 橡 胶 棒 摩 擦 过 的 毛 皮 去 接 触 金 属 球 , 金 属 箔 上 带 何 种 电 荷: 。金属箔会张开吗? 电荷,金属箔带
。 若带负电的塑料棒靠近金
电荷 。
属球,金属球带
8、验电器的作用是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9、静电植绒、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都属于静电现象的应用其工作原 理是:
第4页/共5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