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苏教版)
★精品文档★
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看图提出问题。 二、学习新知
例2:文具店每支钢笔12元,每本练习本3元,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总价分别是多少。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你知道练习本每本3元,可以怎么写、怎么读吗?引领学生学习单价单位的写法和读法。
单价每支12元写作:12元∕支,元∕支读作元每支。 学生书面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
探索学习“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数量总价
钢笔()元∕支()支()元 练习本()元∕本()本()元
提问并讨论学习: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么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2.例3:一列和谐号列车每小时行260千米。李冬骑自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7
★精品文档★
行车每分行200米
每小时260千米,每分200米是速度 可以写成260千米∕时,200米∕分 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米∕分读作米每分
学生书面填写和谐号和自行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总价。
学习“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列车()千米∕时3时()千米 自行车()米∕分8分()米
提问并讨论学习: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么求?已知路程和时间呢?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请大家把这三个数量关系式齐读一遍。
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出“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1.2.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请学生讲解并说出用到了什么数量关系式, 集体订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7
★精品文档★
2.组织练习。
下面的条件中各是什么数量关系? ①轮船5小时行125千米。
②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每小时行驶61千米,共行驶305千米。
③小华从家到学校要走800米,小华要走16分钟,每分钟走50米。
四、作业:课本30页练习五7.8.10.11题 板书设计: 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数量=单价路程÷时间=速度 第三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例4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题组比较,使学生体验探索规律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其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时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初步了解这一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7
★精品文档★
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性: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与乘数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小黑板,写有试题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例题表格出示表格,要求算一算,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结果。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积的变化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计算并填表。 二.学习新知 例4. 1.提出猜想:
小组内交流,其中一个因数和积分别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 2.举例验证:
自己找一些例子,制表、算一算,比一比,学生自由举例验证,汇报交流。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