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风格调查题研究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风格调查题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15:00

(2)情绪类要素:包括激发动机、坚持性强弱、责任性强弱、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爱。

(3)社会性要素:喜欢独立学习;喜欢结伴而行;喜欢与成人一起学习;喜欢与不同的人一起学习。

(4)生理性要素:喜欢听觉刺激;喜欢视觉刺激;喜欢动沉刺激;早上学习效果最佳;上午学习效果最佳;下午学习效果最佳;晚上学习效果最佳。

(5)心理性因素:分析与综合;对大脑左右半球的偏爱;沉思与冲动。

5、父母教养方式的评估工具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48]

。本问卷于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

C.Perris等人编制,用于评定父母的教养方式。原量表含有81个条目,经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岳冬梅、李鸣果、金魁和、丁宝坤于1993修订后

[49]

,信度效度均较好,该量表分

为父亲和母亲两个分量表,分别测试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两者各由相同的66个题目构成。其中父亲量表包括58个条目6 个因子(分量表),即:因子Ⅰ(FSS1):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Ⅱ(FSS2):惩罚、严厉;因子Ⅲ(FSS3):过分干涉;因子Ⅳ(FSS5):偏爱被试;因子Ⅴ(FSS6):拒绝、否认;因子Ⅵ(FSS7):过度保护。母亲量表包括57 个条目5 个因子( 分量表),即:因子Ⅰ(MSS1):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Ⅱ(MSS2,):过分干涉和保护;因子Ⅲ (MSS3):拒绝、否认;因子Ⅳ(MSS4-):惩罚、严厉;因子Ⅴ(MSS5):偏爱被试。各分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为4级评分

[49]

,从不1 分,偶尔,2分,经常3,

总是4分。表要求被试回忆早期经历的父母教养方式,并作出4级评分。施测时间约30分钟。该量表不适用于年龄幼小的被试和年龄过大的被试,而适用于中青年被试(15~54 岁左右),该年龄段的被试对父母的评价更客观、稳定,回忆的准确性也较高。

6、国内父母教养方式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国内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影响已开展的大量研究一致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认知能力、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从而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通过对父母不良教养方式与行为的研究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但在研究领域上以单一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居多,虽有一部分研究者涉及到儿童的年级、性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已有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是如何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但研究非常少,而且没有涉及到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没有探讨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影响机

制。因为父母与儿童的关系是辩证的,他们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儿童的行为或个性特征反过来也会引起父母新的行为,随着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向亲子双向互动观转变,以及人类发展生态理论模型的兴起,探讨教养方式与儿童的相互作用及机制是以后研究的重点所在;另外,在研究中,没有考虑到儿童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怎样理解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儿童在心理上是如何认知它、理解它,这种认知和理解又是如何影响了儿童的发展,这都是应该探讨的实际问题。外部的客观刺激只有通过主体的认知、理解过程,才能转化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如果缺乏这一中介过程,它就会失去对个体的影响作用。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传统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激励有关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风格的影响。但我国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仅停留在某些方面,而且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研究方法存在的单一化倾向,许多研究都以问卷调查为主,很少深入到家庭,深入到亲子交往的实际中去观察、实验,缺少行为变量的研究,也缺少纵向追踪研究,多为相关性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曾琦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心理发展与教育[J].1997,2.

2王玲凤,嵇宇虹.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2004,12(2).

3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8:132.

4 Fagot B I.Parenting.in Ramachandran VS(Ed).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

Academic Press, Inc,1994. 411~419 ns of childroaring. Row Peterson, Evanston IL, 1957

5 Sears R R, Maccoby E E, Levin H. Patter,1999,3:151

6 Baumrind D.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CevPsychol Monogr, 1971, 4(1): 4.

7 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16

8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6:17-21.

9 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4:13-16.

10 陶沙.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19-23.

11 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

12 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5). 13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4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5 Joan E.Crusec,Hugh Lytton(1988),Socialization and Family,in Social Development:History,Theory,and Research, Springer-Verlag. 16 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2). 17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6. 18 卢乐珍.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J].江苏教育·幼儿版,1984,(7-8). 19 王耘.家庭环境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 20 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21李彦章.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106-108 22 左占伟.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8):21-22 23 钱铭怡. 北京、宁夏两地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比较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39-41

24 屈凤晨,李国华,李艳祥. 城市、农村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1,13(1):33-34

25 梁军林,孙录. 初一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193-196

26 马红彪,王芳芳. 初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校医,2002,16(2):112-114 27 何鹏. 儿童学习困难的家庭影响因素探讨. 中国学校卫生,1999,20(4):270-271 28 赵静波,梁军林. 初中生智力、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成绩探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34

29 俞国良. 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1999,22(5):389-393

30 辛自强. 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22-26

31方平,熊端琴,郭春彦.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3,26(1):78-81

32 薛慧,于倩,孙莉等.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智力发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中国公共卫生,1998,14(4):212-2

33 刘志军,王海梅,孙玲等. 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其陌生环境中语言表达水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26-30

34 谷传华,陈会昌,许晶晶,等. 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17-22

35 蒋立杰,王欣.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42-444

36 周国韬,贺岭峰. 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3:37-42 37 凌辉. 学绩不良儿童行为问题及自我概念的对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271-272

38 张野,蒋立杰.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58-861

39 魏运华.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7-11 40 程学超,谷传华. 母亲行为与小学儿童自尊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23-27 41王才康,何智雯. 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81-782

42李旭,钱铭怡. 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43钱铭怡,夏国华. 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58-94

44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 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208-209

45 赵虎. 亲子关系及父母性格对子女个性形成影响的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62-64

46 许冬.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31-632

47 谭顶良.学习风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48 俞玲珍,俞爱月.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学习成绩相关性.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3:23-26

49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等.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情绪类要素:包括激发动机、坚持性强弱、责任性强弱、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爱。 (3)社会性要素:喜欢独立学习;喜欢结伴而行;喜欢与成人一起学习;喜欢与不同的人一起学习。 (4)生理性要素:喜欢听觉刺激;喜欢视觉刺激;喜欢动沉刺激;早上学习效果最佳;上午学习效果最佳;下午学习效果最佳;晚上学习效果最佳。 (5)心理性因素:分析与综合;对大脑左右半球的偏爱;沉思与冲动。 5、父母教养方式的评估工具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48]。本问卷于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编制,用于评定父母的教养方式。原量表含有81个条目,经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岳冬梅、李鸣果、金魁和、丁宝坤于1993修订后[49]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