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方案
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执行和落实《湖北省义务教育条例》,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围绕学校工作的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港背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二、具体工作。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我们摈弃应试教育和唯分数的教学质量的观念,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行政要系统学习减轻学生负担的相关文件,深入讨论,理解内涵,明确要求,提高认识。组织教师学习省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六项严格规定”,深刻认识“减负”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减负”工作,对照规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切实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通过告家长书向社会和家长宣传“减负”意义,形成共识,全方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规范教学秩序。坚持依法治教,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调整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校长室教导处及时、不定期地抽查教师执行课程计划和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杜绝私自停课或占课现象。
3、严格执行学校作息时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确保上课时间不超6小时。我们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的到校时间和放学时间作出了规定,并发告家长书,让家长学生明确时间,学生7:20—7:40分到校,4:35放学。值日教师和大队部检查教师执行情况,并在校务日志上做好记录。
4、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低年级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三——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作业要立足于减轻学生负担,避免重复,各学科应减少机械性作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提倡分层次作业。严禁以罚写抄的方式惩罚学生。班主任协调各学科之间的作业,各学科家庭作业老师先完成好后对时间进行估计,并在校园网上发布作业内容和完成大约时间。教导处将记录每天的作业情况,每月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严格学生用书管理。未经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审核、批准的教辅用书坚决不订,除统一规定之外,学校教师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书籍、学具和其它学习用品,不得为学生集体订购各种复习资料、读物,不得违反规定要求学生征订各种报刊。一经发现,学校将作出严肃处理。
6、严格教学秩序,禁止节假日补课。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管理指导,不得随意改变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停课放假,不得参加非教育性的社会活动。全体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学效益,不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任何形式的文化补习,按教体局规定进行有偿家教。
7、禁止快慢班,控制学科竞赛。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快慢班、重点班、实验班等。从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精心组织并严格控制各学科的竞赛。从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方面组织各类生动,有益的微机类、文体类比赛。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仔细倾听、专心读书、细心计算、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关注和帮助后进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有效时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组织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以体育、书法、电脑、美术、
文艺等小组。结合学生上网,阅览,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化能力。
8、改变教学评价方法。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重结果,更重过程,重发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校严格执行省对控制考试次数的相关规定,语数英科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以笔试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其它学科以平时考查为主,不进行期末考试。考核提倡方式的多样性,以口试笔试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学生学业成绩平定实行等级评价,统一使用市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用好学生成长记录袋。
9、加强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我校将在跳绳运动为特色的基础上,并结合乒乓球、篮球、踢毽子等体育活动的开展。继续抓好“教体结合”,利用现有体育设施,发挥体育教师专业特长,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促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三、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学习“六项严格规定”,在每周五周前会议上进行业务学习,明确“减负”的重要意义,联系实际进行反思,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益,确保“减负”落到实处。组织教师撰写“减负”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提升实践经验。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减负不降质量。以备课为重点,上课为中心,强调有效的教学思想,控制单向的教学时间,重视有效的教学环节,体现在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性的学习,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文化的民主和谐平等,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
3、组织好学科单项活动,促进“减负”工作的落实。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把学校当成乐园。
4、学校社会家长形成合力,落实“减负”。通过学校网站,告家长书,家长会等手段,向社会宣传,达成公识,全方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