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一物理沪科1、1走近运动
蓝光中学 司向明
第一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基本内容:
1、 描述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
2、 通过对直线运动的初步研究,学会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的快慢,运动变化的快慢
1、1走近运动 共分(2)课时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的含义
2、知道质点的含义及其条件
3、 理解参考系及坐标系及坐标系的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
是不同的,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重点:1、质点的含义及其条件 2、参考系必须选取
难点:判断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讨论
新课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教师走动、汽车在路上奔跑),你感觉在动,但当你坐在汽车里你明明认为汽车是静止的。那我们怎样来定义运动呢?
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
1、 参考系:由上咱们也可以看出运动是绝对的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描述物体的
运动时,需要选取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这里出现的参考第通过大家的预习感觉和初中所学的参照物有什么联系?
参照物是通俗的说法,参考系才是科学的名称。好比猫和咪(参照物造价于参考
系)
当你过马路时,你看到左右的车飞驰而去,但司机却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而里面的乘客也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例:描述我的运动时,既可以选??
由此可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选。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由于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凡提运动,都应弄清它的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取:一般情况下分析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物体运动时,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做参考系。不作说明,一般选取大地为参考系。如研究我、桌椅等都是选取地面。 二、质点
你骑着自行车在来学校的路上,足球在咱们学校操场上飞滚??你、足球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在坐的有哪位能准确地描述其上各点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呢?
你向前运动时,但是你的眼睛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在上下运动,足球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在滚动????
那怎么办呢?因为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来说并不一样。如果物体在某些情况下,是否可以忽略其大小和形状,而把它们看做“点”呢?
蓝光中学 司向明
蓝光中学 司向明
你骑着自行车奔驰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你的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是很复杂的。但我们只关心你的整体运动情况时,那各部分的运动均不考虑,而用一个点的运动来代替你这个庞然大物的运动。
看来,在某些情况下,真的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质量的点,称为质点。于是,对实际物体的运动的描述,就转化成对质点运动的描述。
理解:(1)既然不考虑那它实际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是第一个,以后还会接触点电荷、单摆、弹簧振子) 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主要看:
(1)它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无影响,如果没影响或很小的话可以把它看做质点。
(2)物体上某些点的运动情况和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物体上的一个点代替如:书扔在桌子上、粉笔下落??
例:在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日地距离远大于地球地直径,(1。5?108km远大于1。3x104km)地球的大小对其研究问题就没有影响?? 1 cm , 10000 cm ; 1元 , 10000元??
如果我们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再将其看作质点就会引起笑话。
再看火车,如果研究车轮的运动时,再把其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吗?大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吗?
板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参考系、质点
1、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2、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其他物体做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任选。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3、质点: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条件:(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问题的研究无影响或小
(2)物体上某些点的运动情况和整个物体的情况相同,可用物体上的一点代替。 突出特点:“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大小、体积和形状,即就是略形留质。)
蓝光中学 司向明
蓝光中学 司向明
位移与路程、坐标系、时间与时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位移与路程的概念搞清其联系与区别
2、 理解坐标系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关系 3、 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与联系,会在具体的情况下识别时间间隔和时刻 重点:位移与路程的概念及联系与区别 难点:位移与路程的概念及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质点的概念及条件:特点: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略形留质) 新课讲授:导入:
宿舍
师生食府
教室 (从教室到其它三个地方的分布图很显然这不是某位同学真正所走的路线,这个表示什么?)
一、位移与路程有什么不同 1、 位移
物体位置的变化,在物理学中为了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引入位移(即位移是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其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度是位移的大小)(有大小也有方向)矢量
师生食府 教室
宿舍
学生
让学生画出到教室、宿舍、师生食府的位移如上
2、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让学生回答上述图形中的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标量)
B
A
物体从A运动了2
蓝光中学 司向明
14周到B,则路程为?位移?
蓝光中学 司向明
位移与路程的联系区别: 区别 位移 相对位置的变化 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仅由初末、位置确实 有大小又有方向 联系 路程 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的长度 由具体运动路径确定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二、用坐标表示位置和位移(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若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一维坐标系(和数学上的有什么相同)?
位置就是质点在某时刻所在的空间的一点,其位置可由坐标系确实。
-1 B
若它运动到A位置坐标为:xA=2m B点位置坐标为:xB=-1m
物体的位置变化是多少? xA——xB
而位移的概念(位置的变化)(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就代表物体的位移。(位移等于终点坐标减去起点坐标)
0
2 A
x/m
1m
xA——xB
假如起点x1=2m ,终点:x2= —1m。
坐标变化量:△x= x2—x1 = -1m-2m=-3m 其中三个负号的含义:1前面的表示坐标符号,2前面的表示运算符号,3表示方向。 三、时刻与时间(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为了直观我们可以用数轴来表示两者,这样的数轴称为时间坐标轴。时光流逝过程中的一个瞬间,我们说的5:40起床,6:10早读这两个指什么?而我们所说的一节课45分钟指的是什么?
用点来表示时刻,时间用线段来表示如下: 起床
5 6 7 早读时间 第一秒内 0 1 2 第一秒初 第一秒末(第二秒初) 蓝光中学 司向明 前两秒内
t/h t/s
蓝光中学 司向明
时间和时刻的区分:你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你一晚上睡多长时间?
(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
蓝光中学 司向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