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作者”关军 谢丁 李华 何瑫的非虚构

“普通作者”关军 谢丁 李华 何瑫的非虚构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7:25:36

码事,所以写一稿的时候千万要去想多么完美。我觉得这个是第一个误区,希望大家能够把它清除掉。不完美是很好的,千万不要完美。你所谓的完美,其实是死气沉沉的,是没有生命的,是被框在一个所谓看似很完美的一个文字的框架里面。 我们需要出现一个更完美的作品的时候,如果有老师,或者有比较知心的朋友,可以请他们用心来读一读你的一稿。让他们说,最感动他们的是什么东西,根本不要去管语言,语法这种东西,重要的是“什么真的触到我的心里了”;老师可能会跟你坐下来谈,这个故事最核心的力量是什么,最关键的点是什么,以及哪些细节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干扰大家的视线。 如果我没有一个写作伙伴,没有写作老师的话,可以在写完一稿后等个几天再来看,再回头看看我几天前写的这个故事,现在看什么地方最令自己感动。 只有在你看到这个作品的优点之后,才能看到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进的;一稿到二稿故事的核心就能够真正的出来;其次,在二稿到三稿,才是语言的风格怎么样能够更好去配合故事。当然可能还有三稿四稿。 我觉得,有什么样的故事,就有什么的文字。故事都没有出来,在文字上下半天工夫,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我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再穿什么样的衣服。 关军:我想结合你(李华)刚才讲的,先问两个问题。你说的写作是一个写着玩的,但是有的写作是有目的的。如果要讲一个别人的故事,就不

可能用这个方法来操作吗?这个故事有没有创意的可能呢? 李华:当然有很大的创意空间。我自己玩着写,跟我接受一个任务去写,没有任何的区别。我有的时候也要给领导写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要求越高,自由写作对我来说就越重要,修改的时候更简单,意思就在那里,只是措词稍微恭敬一点。 英语有这么一句话,Nobody is more serious than a child in play。就是没有一个人,比在玩耍的孩子更严肃认真的人了,我们都有这么一种态度的话,就可以了。 关军:你原来也是受过传统的语文教育,包括它的思维。那么到了后来,回到了写作的原点。这个经历,能不能大体谈一谈? 李华:我小时候因为喜欢看童话,所以作文写得很好。但是大概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就要学划分段落,理解中心思想。然后四年级到了一种集中白热化的训练。我一开始挺努力的,但后来真的是忍无可忍了。 有一次我“胡乱”写了一篇就交上去了,当时老师就气得,觉得这个人无可救药,全班同学都来传阅我的”大作”。我当时就感觉无地自容。但是多年之后,我再去看这段经历的时候,觉得其实自己当时幼小的心灵就知道一个真理:一个作品是有灵魂的,作品的生命是完整的。你老这么割裂,是一种践踏——践踏这个作品,更是在践踏这个生命的尊严。虽然我可能付了一个很高的代价,被老师觉得不是好学生了。 再到后来,我去美国学创意写作这个专业,有一个美国老师觉得我写的一个小故事特别好。故事

是说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看电影,大概只有5、6岁,人群把我都快挤到阴沟里面了。我使劲喊,可是因为太矮小了没有人听到我的声音,全部被淹没了。但是最后,我还是看到了那部电影,《穆桂英挂帅》,其实我一句话也没有听懂,也不知道他们在唱啥,但我脸上有一个很灿烂的笑容,好像我心里在说,我早就知道我会看到这部电影的。

那个老师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这个故事。于是,我开始回想起自己生命中非常宝贵的特质,就是这个孩子是有毅力的,她坚信一些事情,最后终于做到了。我当时也觉得很惊讶,我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20岁了,我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故事忘了十多年呢?但是这个故事在一个美国老师的英文写作课堂上面被重新发现了。

我很感谢我的老师,从这个小故事开始,让我看到写作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后来老师得了癌症,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我去美国时,他已经去世了。但是我现在想到我在老师课上写的这个故事,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的这个故事,我就告诉自己,你一定可以看到那部“电影”的。 我跟大家一样,都受过传统语文课堂的折磨。所以不管到哪里,你都会觉得写作是一个痛苦的事情,非常不得自由,让人觉得非常的屈辱、没有自尊,像一个奴隶一样。 但其实写作本身是一个真正能够得到自由和尊严的事情。

● ● ● 谢丁:李老师讲了一个特别好的、针对所有人写

作的事情。但是就像何瑫老师讲的,包括我自己,我们就是靠写作赚钱的。假如不以文字为生,那可以按照你的方式,自由的写作。但是我跟何瑫,是做记者的,编辑还在等着我呢,我得今天晚上交稿,所以很多时候来不及去自由。 针对何瑫那个观点,就是才华重不重要?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在以前的媒体,《南方周末》、《财新》、《人物》,包括《GQ》、《时尚先生》这一类媒体,他们是有我们通常说的媒体的标准在那儿。这是一个技术活,你得完成很多采访,把该讲的事情讲明白。这真的就是一个勤奋大于天赋的工作,很需要经验、需要努力。 但是很多新媒体包括我们做的“正午”,都想做跟别人不一样的,尝试新的东西。这个新东西,我后来发现,其实是把李老师刚才讲的,和何瑫讲的,有一个平衡的结合。 我其实很在意作者的天赋。你要写要发表的作品的话,天赋很重要。它是超越媒体写作的,你如果要写出一部很厉害的作品,个人的特点就很重要,它会超越技术上的东西。 我希望新的媒体,或者说包括“人间”,都是在写作上探索更多的可能,一种超越媒体写作之外的可能。 这个可能像李老师刚才讲的,你有更多自己的东西。但是还是有局限性,不能太自由,毕竟它是一个平衡的产物。对于“正午”记者,我更在意的是:观点是什么,写作风格是什么,特点是什么,这些完全是个人化的东西。 你不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你不一定做到拿出来是一篇特稿,但必须得是真实的。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码事,所以写一稿的时候千万要去想多么完美。我觉得这个是第一个误区,希望大家能够把它清除掉。不完美是很好的,千万不要完美。你所谓的完美,其实是死气沉沉的,是没有生命的,是被框在一个所谓看似很完美的一个文字的框架里面。 我们需要出现一个更完美的作品的时候,如果有老师,或者有比较知心的朋友,可以请他们用心来读一读你的一稿。让他们说,最感动他们的是什么东西,根本不要去管语言,语法这种东西,重要的是“什么真的触到我的心里了”;老师可能会跟你坐下来谈,这个故事最核心的力量是什么,最关键的点是什么,以及哪些细节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干扰大家的视线。 如果我没有一个写作伙伴,没有写作老师的话,可以在写完一稿后等个几天再来看,再回头看看我几天前写的这个故事,现在看什么地方最令自己感动。 只有在你看到这个作品的优点之后,才能看到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进的;一稿到二稿故事的核心就能够真正的出来;其次,在二稿到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