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教材第101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实物投影,数字卡片。
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3.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7、3、9。
1
.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
(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 (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
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
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 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如:
1.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小组活动:找四个人扮演四位师徒,一个人记录。 (2)怎样交换位置更清楚明了? (3)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独立排一排,并记录。注意排的顺序,体会方法。 3.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从写有1、2、3、4的四张卡片中任意选出2张,做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共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积?写出这些算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6种。 2.9个。 3.18种。 思维训练
共能组成12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6个不同的积,这些算式是: 1×2 1×3 1×4 2×1 2×3 2×4 3×1 3×2 3×4 4×1 4×2 4×3
事物的排列数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应用排列知识来解决问题。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号。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可以通过摆一摆或列表的方法,先确定第一个位置,再确定第二、第三的位置,看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学习教材第101页例1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看看用四个数字卡片一共能摆出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摆的时候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摆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儿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试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新课程理念主张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注重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探索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由于排列组合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连一连,在活动中感受排列组合的思考方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既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