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含解析
2017-2018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
一.单选题
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牛顿通过地月引力计算推算出了引力常量 C. 万有引力常量G的单位可表示为
D. 由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间距离趋于零时,它们间的引力趋于无穷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运动的规律提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A错误;卡文迪许第一次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选项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万有引力常量G的单位可表示为:
正确;两物体间距离趋于零时,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应,则选项D错误;故选C.
2.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某点A时的动能分别为Ek1和Ek2。小球从抛出到第一次经过A点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1,从抛出到第二次经过A点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其机械能守恒,则两次经过A点的动能相同,所以有Ek1=Ek2。从抛出开始到第一次经过P点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重力做功与从抛出开始到第二次经ABD过P点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重力做功相等,而第一次时间较短,由P=W/t知P1>P2.故C正确,错误。故选C。
3.如图,套在竖直杆上的物块P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Q用足够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相连,将P由图示位置释放,当P下落至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速度大小为v,此时物块Q的速度大小为
,,
B. D.
,,
,选项C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靠绕定滑轮的绳子相连的两物体有关联速度,即P和Q沿绳子的速度相同;很明显,P物体沿绳子的速度为分速度:vsinθ,它等于Q物体沿绳子的速度,因此Q物体的速度就是vsinθ,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对速度进行分解,将物块P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Q的速度,依据运动的合成法则,即可求解。
4.一个物体运动到位置O时,受到向前偏左(沿着物体运动方向观测)的合力F作用,如图所示;到达M时,这个合力F的方向突然变得与前进方向相同;到达N时,又突然改为向前偏右的力,物体最终到达P。物体由O至P的运动轨迹可能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在O点受到向前偏左的合力F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向前偏左,速度方向向偏左方向改变,运动轨迹也偏左;物体在M点受到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在N点受到向前偏右的合力作用,物体加速度向前偏右,速度方向向偏右方向改变,运动轨迹开始逐渐偏右,综上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体的曲线运动的知识点,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沿运动轨迹的切线,运动轨迹凹向合力的方向。
5.2020年,中国将发射卫星进行火星探测.已知火星的半径是地球的k1倍,质量是地球的k2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
得到:
,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k1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k2倍,
则,所以 ,故D正确;故选D。
【点睛】通过物理规律把进行比较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通过已知的物理量关系求出问题是选择题中常见的方法。
6.201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启动新界面,其画面视角从人类起源的非洲(左)变为华夏大地中国(右).新照片由我国新一代同步卫星“风云四号”拍摄,见证着科学家15年的辛苦和努力.关于该卫星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 卫星可以在泉州的正上方相对静止 C. 卫星相对地面静止是由于受力平衡
D. 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则知“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故A正确;“风云四号”是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于赤道正上方,不可能在泉州正上空。故B错误。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定值,相对于地面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线速度
月球运行半径大,线速度小,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线速度和加速度特点,要明确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周期、线速度、加速度等都是一定的。
7.如图,等腰楔形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小滑块M、m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顶角的定滑轮相连接.已知两滑块质量M>m,忽略一切摩擦,在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
A. 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M动能的变化量 B. 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动能的变化量 C. 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机械能的变化量 D. M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m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两个滑块运动时,各自的重力和绳的拉力分别对两个滑块做功,则对于单独的一个滑块,轻绳的拉力与自身重力做功的和等于滑块的动能变化量,故AB错误;重力做功不改变物体的机械能,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则M机械能的变化量是由轻绳对滑块所做的功引起的,故C正确;两个滑块运动过程中,M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m的重力势能和两个滑块的动能,故D错误;故选C。
【点睛】解本题时最主要的是区分清楚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力对物体做功,然后确定物体重力势能、动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8.如图,一质量为0.05kg的小球通过长为0.5m的轻绳悬挂在钉子O上,用锤子敲击小球,使小球获得水平初速度v.已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重力加速度g等于9.8m/s,空气阻力不计,欲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的初速度v.大小可能为( )
2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时,在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在最低点的速度为v1,则由机械能守恒得:
解得;解得:
;设此时小球
;当绳上
的张力达到最大时,小球通过最低点的速度为小球的最大速度v2,此时绳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则:
ACD,故B为可能值,
为不可能值;故选B。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