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震减灾教案
防震减灾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难点: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青海玉树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3、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等。
活动过程:
一、看有关地震的视频
1、让幼儿感受地震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情。
提问:视频表现的是什么事情?(地震)
小朋友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
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二、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观看视频,教师小结: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三、幼儿进行地震时的演练
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做观察记录。 四、 撤离演练。
五、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教师从幼儿的撤离路线,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六、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
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七、爱心教育
欣赏各界帮助地震灾区的资料,培养幼儿的爱心。
活动反思: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幼儿园及时在幼儿中开展防震知识普及和防震演练,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之后幼儿通过看电视、听大人的讲述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儿年龄小遇到危险不知道怎么办,大多会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组织此活动,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夏镇中心幼儿园 安全宣传月活动
防震减灾活动方案
小一班 2010、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