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 化学计量(专题复习) Word版含解析
3.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
(2)曲线与曲线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3)能很快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4)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的变化不大(如NaCl),少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5)判断结晶的方法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③带有结晶水的盐,一般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应特别注意的是若从FeCl3溶液中结晶出FeCl3·6H2O晶体,应在HCl气氛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判断多溶质溶液的提纯方法(设A为NaCl型溶质,B为KNO3型溶质)
①A溶液中(含少量B杂质)提取A 【答案】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②B溶液中(含少量A杂质)提取B 【答案】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例】(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 ℃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答案】A
【解析】A项,由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溴酸银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因此AgBrO3的溶
-
解是吸热过程;B项,由图像曲线可知,温度升高斜率增大,因此AgBrO3的溶解速度加快;C项,由溶解度曲线可知,60 ℃时,AgBrO3的溶解度约为0.6 g,则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25 mol·L1,AgBrO3的Ksp=c(Ag)·c(BrO3)=0.025×0.025≈6×104;D项,若KNO3中含有少量AgBrO3,可通过蒸发浓缩得到KNO3的饱和溶液,再冷却结晶获得KNO3晶体,而AgBrO3留在母液中。
-
+
-
-
考点五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步骤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找:找出方程式中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
列:将已知量和未知量列成比例式 ↓
求:对比例式求算 2.化学计算中常用方法 (1)守恒法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常用方法,守恒法中的三把“金钥匙”——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它们都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淡化中间过程,利用某种不变量(①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不变;②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建立关系式,从而达到简化过程、快速解题的目的。 (2)关系式法
此法常用于多步连续反应的计算。确定关系式可利用各步反应的计量关系或某元素原子守恒关系找出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列比例式求解。 (3)极值法
对混合体系或反应物可能发生几种反应生成多种生成物的计算,我们可假设混合体系中全部是一种物质,或只发生一种反应,求出最大值、最小值,然后进行解答,此类题一般为选择题。 (4)差量法
①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及差量(实际差量)与未知量列成比例式,然后求解。如:
2C(s)+O2(g)===2CO(g) ΔH Δm(固), Δn(气), ΔV(气) 2 mol 1 mol 2 mol Q 24 g 1 mol 22.4 L(标况) ②使用差量法时的注意事项
a.所选用差量要与未知量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b.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和对应,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例】取KI溶液25 mL,向其中滴加0.4 mol·L
-
+
+
-1
的FeCl3溶液135 mL,I完全反应生成I2:
-
2I+2Fe3===I2+2Fe2。将反应后的溶液用CCl4萃取后分液,向分出的水溶液中通入Cl2至0.025 mol时,Fe2恰好完全反应。求KI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2 mol·L1 【解析】依题意,有:
-
+
本题可用关系式法求解。
由上述两个反应及电子转移守恒理论,得知I与Cl2之间的关系式:2I~Cl2。 设KI的物质的量是x,则 2I ~ Cl2 2 x
1 0.025 mol
-
-
-
2x=,x=0.05 mol。 10.025 molc(KI)=
0.05 mol-
=2 mol·L1。
0.025 L
【例】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
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 A.16.7% C.80.0% 【答案】A
高温、高压
【解析】N2+3H2催化剂2NH3 ΔV 1 L 3 L 2 L 2 L
由以上关系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的减少与生成的NH3体积相等。设平衡时混合气体100 L,其中含20 L NH3,则原气体总体积减少20 L。所以,反应前氮气和氢气总体积为120 L,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为
20 L
×100%≈16.7%。 120 L
B.20.0% D.83.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