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 化学计量(专题复习)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 化学计量(专题复习) 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6:53:06

专题二 化学计量

考点一 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例】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A(×)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

【例】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三、记“组成”,突破“物质组成”陷阱

【例】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常温常压下,32 g 18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2)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3)相同质量的N2O4与NO2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m

(4)m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28(5)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6)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四、审“要求”,突破“离子数目”判断陷阱

一审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二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三审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

-1

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

--

的组成有关。

【例】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L 3.0 mol·L

-1

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的数目为0.3NA(×)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3)0.1 mol·L

-1

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4)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五、记“隐含反应”,突破“粒子组成、电子转移”判断陷阱 在“NA”应用中,常涉及到以下可逆反应: 1.2SO2+O22NO2

催化剂

2SO3 △

N2O4

高温、高压

N2+3H2催化剂2NH3 2.Cl2+H2O3.NH3+H2O

HCl+HClO NH3·H2O

NH4+OH

【例】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六、“分类”比较,突破“电子转移”判断陷阱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如:

(1)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作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2)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 应,Na2O2只作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

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 【例】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2)0.1 mol Zn与含0.1 mol 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复习时,要熟记实验仪器,掌握操作步骤,注意仪器使用,正确分析误差,明确高考题型,做到有的放矢。 1.七种仪器需记牢

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 2.实验步骤要理清

如:配制5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图中操作②中应该填写的数据为__________,实验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填编号)。

【答案】5.3 ②④⑥⑤①③ 3.仪器使用要明了

(1)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查漏”,回答容量瓶时应指明规格,并选择合适的容量瓶,

如配制480 mL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稀释和存放液体,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2)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在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

靠近容量瓶口处且不能接触瓶口,如图所示。 附 容量瓶的查漏方法

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左手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若漏水,可以在瓶塞处涂点凡士林。 4.误差分析点点清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专题二 化学计量 考点一 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例】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标准状况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