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11-09-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 - 图文
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8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7号)
五、术语和定义
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县域内某时间点所有耕地的质量等别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数据集合。
2.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
县域内年度间质量发生变化耕地的质量等别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数据集合。
六、基本原则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应遵循“评价方法不变、基本参数稳定、适当补充调查”的原则,具体要求为:
(一)县域耕地现状与变化数据应与相应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一致。
(二)进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时,要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以下简称“规程”)确定的技术方法和步骤,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
(三)进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时所采用的因素指标区、
3
标准耕作制度、指定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分等因素及分级标准、分等因素权重等基本参数,应与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采用的参数一致。
(四)进行等别评定时,要结合项目情况,对分等因素、土地利用水平、投入产出水平等进行适当的补充调查,当耕地的利用水平、投入-产出水平等发生变化时,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方法,重新测算变化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将最新测算得到的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同该县的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区值进行比较,选择最接近的区值赋给对应的耕地图斑,系数等值区不必做任何修改。
(五)要考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特点,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时要依据长期耕种、肥力相对稳定的耕地条件来进行评定,保证成果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比性。
七、技术路线
围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的目标和任务,依据规程,在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和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对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等引起质量等别变化的耕地进行更新评价,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编写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经逐级检查和汇总,形成国家、省、县级年度更新评价成果。
具体技术路线见图1。
4
土地整治项收 集 资 料 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 最新土地变更调查成果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 目资料 年度内开展质量建设的耕地 年度内新增与减少的耕地 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 获取减少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的上期质量等别 核实认定系统中新增耕地、质量建设后耕地质量等别;无等别信息的进行评定 县级 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从数据完整性、标准性等方面开展数据自查工作 分析、总结耕地质量等别、产能变化,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 上报县级成果至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从数据完整性、规范性等方面开展县级数据检查 统计、汇总、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 省级 撰写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 上报县级、省级成果至国土资源部 检查县级、省级上报成果 汇总整理全国各县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数据 国家级 建设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 更新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图1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路线
5
八、程序和方法
(一)资料收集 收集以下资料:
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
收集上一年度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包括图件、数据库、表册和报告等。
2.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收集经部确认的更新评价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3.土地整治项目资料
年度内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包括一般土地整治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等)可研、设计和竣工验收资料,以及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资料。
4.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
年度内由农业、水利等其他部门组织完成的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的设计、验收资料。
(二)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
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包括2个图层:一是年度更新评价耕地图斑图层,用来存储可以上图的新增、减少、质量建设耕地图斑信息;二是年度更新评价零星耕地图层,用来存储新增、减少、质量建设的零星耕地信息。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