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没晴天 八月十五云掩月,正月十五雨纷纷 热生风,冷生雨 ????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这样的谚语,做分析归类。课后作业
分组搜集资料——影响我国的重要灾害性天气,制作相应的幻灯片(教师指定具体内容)。
本着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原则,提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如根据题中的干湿程度对植被的影响,联想到对水果的影响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查找资料。 第三课时(方案A)
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1:“东亚季风气候”的录像资料。
导语: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气候呢?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季风气候显著
活动1:展示课件2——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分析回答: ①冬季风的发源地、风向及特点,它首先影响我国的什么地方? ②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及特点,它首先影响我国的什么地方?
展示动态课件,给学生直观认识,启发学生思维。
本活动再一次训练了学生分析地图的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做前两题较轻松,教师可以提供更多资料帮助学生全面分析第3题。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③比较冬、夏季风的不同? 教师小结并板书
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大的原因之一 夏季暖热多雨——夏季风——影响降水
活动2:展示课件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图”“干湿地区图”。 分析: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在哪里,各区域的降水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并板书: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与划分标准
三图的叠加分析利于学生记忆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及邻近的主要城市,形成空间印象,也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活动3:展示课件4“锋面雨示意图”的Flash动画,并阅读第39页有关材料。 师:锋面雨是怎样形成的? 生:讨论。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师:“梅雨”和“伏旱”现象出现在什么地方?一般出现在什么时间?
教师小结:夏季风的北上南退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如果夏季风活动正常,则这一年风调雨顺,利于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如果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则会带来灾害。 板书:季风气候的优越性和灾害性天气
鼓励学生脱离课本,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以边画边说,以训练动手、动口能力。 学生思维活跃,有的学生可能会问到“伏旱”产生的原因,教师应给予肯定和回答。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多样的语言来描述。 活动4:(展示课件5:阿拉伯半岛上的热带沙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鱼米之乡”)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和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师:你能描述一下两幅图反映的景观特点么?图中两个地点的纬度位置有什么关系? 师:两者的景观差异明显,原因是什么?
师:我们还是通过分析图表来寻找答案吧!(分析图2.23) 教师小结并板书:雨热同期 师:季风气候有时也会带来灾害性天气,请同学们上台来演示一下自己搜集资料制作的幻灯片。
学生不一定回答出来,但是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提出下面的问题。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生:各小组都有学生上台演示,并有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5:观看课件6——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的录像 师:这些自然灾害虽然防不胜防,但是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多做一些防御工作,还是能降低灾害程度。如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水灾,但是由于各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大减轻了洪水危害和损失。 教师小结并板书
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鼓励学生先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再看书验证结论。 活动6:展示课件7——我国的气候类型示意图。
师:我国除了季风气候外,还有没有其他气候类型呢?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呢?
师:举例说出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这些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教师小结并板书:气候复杂多样
过渡: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活动7:阅读第43页材料,并完成活动题。
课堂总结:气候资源是我国的一项资源优势,它丰富了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种类,形成了不同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的景观和旅游资源。因此,我们既要因地制宜地利用气候资源,又要研究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师生活动
第三课时(方案B)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季风的风向转换规律、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 技能目标
①通过阅读季风风向变化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培养判读、分析、概括能力。
②通过阅读我国及其他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得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结论的过程,培养对比分析的能力。
③通过阅读降水柱状图并以贴图的方式总结归纳雨带移动规律,培养空间联系和推理、概括能力。
④通过联系印度季风来评价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利弊,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⑤通过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防灾减灾措施,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评价季风和台风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题的意识。 ②通过讨论灾害性天气,提出具体防灾减灾的措施,初步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教学设计
①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
②我国季风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 ③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 ●○教学难点 雨带的推移规律。 ●○教学准备
①中国地形图(或中国政区图)、乌鲁木齐、麦地那和新奥尔良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世界地图以及课本中相关的图片。
②用吹塑纸做一个纸带和蓝色箭头、红色箭头(各三个)、磁扣。 ③教师将必要的内容制作成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现在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和夏季相比,天气有什么变化?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北京会越来越冷,而且会刮什么风?(西北风)夏天的气候有什么不同?这时候刮的风呢? 活动 给出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看北京冬季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这样的气候特征和北京刮的风有没有关系?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冬季风:风向西北(由高纬吹向低纬),由陆地吹向海洋,性质寒冷干燥。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夏季风:风向东南,由海洋吹向陆地,与冬季风相比,性质温暖湿润。
小结:我们在学习世界气候的时候,曾经学习过这类气候,在这种气候区内,风向随着季节而改变,这种气候类型叫什么?(季风气候)
活动:再出示上海和广州的气温降水图,说说它们的位置分别在哪里(安排学生用磁扣将它们标示出来)。这三个城市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夏季高温多雨) 继续活动:(再出示美国的新奥尔良和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在与上海几乎处于同一纬度的范围内,我们又找了两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你们仔细看看这两幅图,它们的气候特征是什么,与我们前面读过的3幅图比较,有什么显著的差异? 学生回答:要么全年降水都特别少,要么全年降水都比较多,降水季节差异不特别明显。总之,在水热的季节配合上不如我国这些地区显著。
小结: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我国的气温和降水在季节上配合得非常好,而这正是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特征。(板书)
转斩过渡:看来,在季风的影响下,我国很多地区都是夏季高温多雨的。那么是不是全国都属于这种情况呢?
活动:出示乌鲁木齐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找出它和前三个城市的差异。为什么它的降水这么少呢?这说明什么?(说明夏季风没有到达这里)为什么?
学生分析:与海陆位置有关系。另外,地形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小结: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随着季节发生风向的改变。我们把既能够受到冬季风,也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由于只受冬季风影响而风向没有发生季节变化的地区,被我们称作非季风区。
活动:读图2.21,描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板书)。 提问:季风区的面积占我国面积的比例大约是多少?(2/3)
小结:由于我国的季风气候特征典型,季风影响我国的范围非常大,而且三种季风气候类型我国都有,所以说,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非常显著的地区(板书)。
转折过渡:夏季风带来了温暖湿润的空气,冬季风带来了寒冷干燥的空气,这种冷暖空气的相遇为我国带来了丰沛的降水,降水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看这幅示意图,你能不能用你的语言把锋面雨的形成给大家说清楚?
□师生活动
学生描述:略。
出示立体图:从锋面的侧面看是如此,从立体的角度来看,具体情况如图所示。(展示锋面雨移动动画)在交界地区形成的降水地带是向两边延伸的,我们把这个延伸的降水区域就叫做雨带。
演示:当暖空气势力大于冷空气时,这个锋面会发生移动,雨带也会朝这个方向相应地发生移动。如果冷空气的势力大于暖空气时,运动的方向相反。
提问:这是雨带的移动,那反映我国的具体情况应该是什么样呢? 再来看这张我国东部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果我们以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进入雨季的标志的话,三个城市的雨季分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从什么时候结束的?这说明什么问题,与锋面雨带是什么关系?(说明雨带移到了这一地区)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学生活动:根据降水柱状图,将雨带的标志(用红吹塑纸带表示)贴在中国地图上,并在旁边标出时间,最终总结出雨带移动的规律。
承转过渡:正常的时候确实应该是这样,如果冷暖空气的势力由于某种因素发生变化,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例如冷空气势力较强,或暖空气势力较强,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夏季如果暖空气势力较弱,锋面雨带则会长时间在南方的某个地区停留,这时“北旱南涝”;如果暖空气势力过强,锋面雨带会迅速地到达北方地区,并长时间停留,这时“北涝南旱”。
转折提问:这是夏秋季的情况,冬天如果冬季风势力过强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很多地区会突然降温,出现寒潮。它会带来什么后果?(严寒、大风、霜冻——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对动物的影响等,“白灾”)
教师补充:由于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所以这些灾害会时有发生,并且强度特别大,频率特别高。
提问:光说季风的不利方面了,你们想一想,季风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使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了“鱼米之乡”。不仅如此,还给我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学生讨论:略。
提问: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对我国季风的印象如何?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不利的地方?
学生回答:好处:水热配合好,适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方面:经常发生水灾、旱灾或寒潮等气象灾害。
教师补充:其实不仅是我们国家,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印度也同样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正是因为这种气候,才使得我国的南方和印度都成为了文明起源久远、农业发达的地区。
□师生活动
小结:看来季风气候显著给我们带来了优越的水热配合,同时也带来了强度大、频率高的气象灾害。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并通过人为的干涉使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关于对这三种气象灾害我们在平时的生产和生活中应该如何防御,请大家在课后查找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讨论。
●○板书设计 一、季风气候显著
①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 ②季风的特点
冬季 偏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 偏南风 温暖湿润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二、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①有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不利: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