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一轮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
【答案】D
16.四个家庭的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号家庭和2号家庭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若再生孩子,2号和3号家庭子代的患病概率与性别无关 C. 1号家庭所患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D. 若考虑优生,建议4号家庭的患病儿子结婚后选择生女孩 【答案】B
17.一条染色体上基因P和Q编码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已知两基因翻译时的起始密码均为AUG。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两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不同
B. 由于tRNA具有专一|生,两基因翻译时不能共用同一种tRNA C. 基因P转录后形成的成熟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 D. 若箭头所指碱基替换为T,对应的反密码子为UAG 【答案】B
18.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 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结果一定能产生等位基因 C. 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交叉互换和易位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加以区分 【答案】A
19.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诱变育种中不能根据是否出现新性状,判断是否产生新基因 B. 将一株杂合体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所得到的植株都是纯合体 C. 人工诱变育种可以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从而加快了育种进程 D. 单倍体育种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
【答案】A
20.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最初原材料
B. 若种群中的个体随机交配,则后代的基因频率与亲代相同 C.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便形成了新物种 D.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D
21.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
B. 剧烈运动后,血浆中HC03的含量较运动前有所增加 C. 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细胞代谢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 水盐平衡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答案】B
22.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c段Na通道开放使Na大量内流,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cf段K+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C. fg段细胞排出Na+和吸收K+的跨膜运输不消耗ATP D. 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膜电位会低于+30mV 【答案】C
23.炎热的夏天,高强度、长时间的劳动使人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脑干的调控下,汗腺分泌加强维持了体温的相对恒定 B. 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属于激素调节 C.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受下丘脑的有关中枢的直接控制
D. 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散热,使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C
++
24.有一种肾小球炎症常由13-溶血f生链球菌感染所致,体检会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B. 链球菌表面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C. 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再次接触链球菌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B
25.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能为Y D. 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答案】D 26.关于农业生产措施或作物生理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一起放置柿子成熟快。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B. 用人尿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树枝易生根,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C. 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比正常植株高,原因是水稻合成过多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D. 经历干热后遇太雨的玉米穗上种子易发芽,原因是高温降解脱落酸,种子解除休眠吸水萌发 【答案】C 27.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测得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时问变化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除40qC组外,其他两组均先呈现J型增长 B. 实验表明,30℃是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 C. 培养至36h,30℃组的年龄结构呈稳定型 D. 培养至72h,10℃组和30℃组培养液的浑浊程度相同 【答案】C 28.下列有关种群数量调查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以确保结果准确 B. 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C. 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培养液滴人计数室后直接用显微镜计数 D. 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诱虫器上方要使用冷光灯照射 【答案】A 29.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 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B. 使组成物质的元素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C. 保持生物群落的物种单一性 D. 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 【答案】D 30.习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建立植物园、禁止采伐珍稀濒危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可行措施 B. 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C.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循环 D. 雾霾天气影响物种生育的温度、光照、pH等环境条件,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答案】C 31.为了研究光照对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测得玉米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