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详)
二、(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①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②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③,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④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⑤归,谓其人⑥曰:‘今日病⑦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⑧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借用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来说明什么道理?
《寡人之于国也》 学案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弃甲曳( )兵而走 谷不可胜( )食 数( )罟( )不入洿( )池 .....养生丧( )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 )狗彘( )之畜( ) 谨庠( )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 )之义 涂有饿莩( ) 然而不王( )者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三、一词多义: (一)实词。
2、食: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 1、王:王如知此/王无罪岁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然而不王者
(二)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2、以:请以战喻 1、然: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树之以桑 填然鼓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太后曰:“然”。
斧斤以时入山林 3、于:寡人之于国也
以卫王宫 移其民于河东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四、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 (2)七十者衣帛食肉 (3)然而不王者 (4)树之以桑 ﹙5)谨庠序之教 (6)王无罪岁
5
五、解释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
②弃甲曳兵:
六、注意下面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
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非我也,兵也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