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好的故事》(教案)

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好的故事》(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5:37:51

25 《好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儿。 3.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课文,体会鲁迅先生身处昏沉的夜而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教学重点】

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鲁迅先生身处昏沉的夜而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搁”等13个生字。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做过梦吗?你的梦境是什么样子的? 2.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梦里。哪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下你认识的鲁迅?(生介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梦,看看他的梦是什么样子的。 3.板书课题:好的故事 三、时代背景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的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好的故事》是《野草》集中的众多灰暗文章中难得一见的“光明”。在《野草》二十四篇文章中,《好的故事》是鲁迅第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尽管他没有明确说是在做梦,但是这确实是一个梦,一个 (1) (2)

第 1 页 共 9 页

短暂的瞌睡一般的梦。 四、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搁在 综错 云锦 澄碧 萍藻 荡漾 火焰 瘦削 一瞬间 凝视 骤然 掷地有声 陡然 (重点指导生字“综、藻”为平舌音;“瞬、掷”为翘舌音;后鼻音“萍、漾”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以下的词语:幽雅 萍藻 荡漾 一瞬间,注意读准“雅、藻、漾、瞬”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差(cī chà chāi chā) 练 ①读句子,找发现。 现在的家乡和十年前相比,有很大的差别。 ②读一读:大家要把字写工整,不要大大小小参差(cī)不齐,否则让人感觉你的学习成绩很差(chà),是个差(chà)生。 (3)理解词语 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幽雅 综错的意思是错综。就是纵横交叉的意思。 综错 幽静雅致。 云锦 萍藻,即浮萍。 萍藻 一种品级很高的提花丝织物,因花纹瑰丽如云得名。 荡漾 消瘦得像被削过一样。形容憔悴。 瘦削 飘荡;起伏不定。 一瞬间 意思是①婴儿刚生下来;②物体落地;③衰落、丧失。 坠地 一眨眼 一刹那。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第 2 页 共 9 页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是鲁迅第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写在现实的“昏沉的夜”里,作者孤单惶恐,做了一个梦,通过用一大堆意象来描绘这个梦境,展示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后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梦境破碎,但作者总记得在“昏沉的夜”的这个“好的故事”。) (2)梳理课文思路 练 填空:本文是鲁迅第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写在现实的(“昏沉 (15) 的夜”)里,作者孤单惶恐,做了一个梦,通过用一大堆意象来描绘这个梦境, 展示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后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梦境破碎),但作者总记得在“昏沉的夜”的这个“好的故事”。 五、学习“会写字”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16) (17-29) 搁 综 澄 萍 藻 漾 焰 削 瞬 凝 骤 掷 陡 坠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搁、综、澄、漾、焰、削、瞬、凝、骤、掷、陡”,左右结构,。 “萍、藻、坠”。)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搁、藻、漾、瞬”,学生练写。 藻:要写紧凑,中间三个口字要匀称,下边木字扁宽、中竖横上要短、撇捺宽展。 漾:右边中间是王字、中竖下边不出头,下边是永不是水字、中间是横折钩。 瞬:上边是爱字的头、中间是冖,右下边横和撇折紧凑、撇与上横不相连。 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取”下面是短横撇,笔顺是:撇、竖、撇、撇、撇、捺。 练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六、课堂小结

第 3 页 共 9 页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 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30) 们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31-3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结合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儿。 2.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 3.全班交流。(本文是鲁迅第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写在现实的“昏沉的夜” 里,作者孤单惶恐,做了一个梦,通过用一大堆意象来描绘这个梦境,展示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后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梦境破碎,但作 第 4 页 共 9 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5 《好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儿。 3.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课文,体会鲁迅先生身处昏沉的夜而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教学重点】 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鲁迅先生身处昏沉的夜而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搁”等13个生字。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