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②边塞诗:抒发保家卫国的豪情;表现对战争的厌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咏史诗: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抒写壮志难酬的悲伤。 ④咏物诗:淡泊清高;不屈不挠;孤直坚强;光明磊落。
⑤送别诗:依依不舍的惜别;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日思夜想的牵挂。 ⑥思乡诗: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⑦闺怨诗:闺中怀人的孤苦;青春易逝的伤感。 (2)赏析思想感情的思路:
①解释诗意; ②指出技巧; ③归纳感情。
2、范例精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是一位正直的爱国人士,曾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此诗写于免职之后。②张罗地:即门可罗雀,十分冷落。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这个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译文】
小雨如丝一般,似乎是要将春天网住;落花满地,残叶堆积,时间已近黄昏;车马尘嚣不会进入这门可罗雀之处;在鸟雀的叽喳声中我独自将门掩上。
【鉴赏】
此诗的前两句写眼前的春景。时当晚春,细雨廉纤,像织就了一张丝网,想要网住春光。设想及比喻都十分新颖。尤其是“网春”二字,道人所未道,令人拍案叫绝。就这么一句话,便将诗人感叹春日易过、逝水难回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春天毕竟是留不住的,所以
21
②
①
第二句放手写残春。眼前是落花狼藉满地,天色黯淡,已近黄昏。这句是景语,也是情语。上句的小雨,这句的落花、黄昏,这清冷凄凉的境地,正好抒发自己寂寞难忍的情愁。
上两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便因情写景。首先用翟公罢官后门可罗雀的典故(《史记·汲黯传》说,汉翟公官廷尉,宾客阗门,后来失势废官,门外可安置捕鸟的网罗),说自己罢官后门前冷落的情况;然后写自己在归巢的鸟儿的鸣叫声中,关上了家门。上句感叹世情冷暖,下句写寂寞无聊的哀伤。“宿鸟”应上半的黄昏,以鸟声衬托前句门前的冷落,“自掩门”的“自”字,充满了落魄的感叹。既然门可罗雀,没人来访,门自然用不着开,可他的门居然开了一天,到这时候,暮色沉沉中,他才去关门。这举动等于告诉人们,他是多么希望有人来,黄昏关门是何等无可奈何,他关的不单单是一扇门,又关闭了一整天的等待与期望。这样一折,上句“车尘不到张罗地”的愤疾更为加深,诗人不甘寂寞的心情也暴露无遗了。
李弥逊被罢官后,心情不佳,所以反映到笔下的春景也是如此低沉,可见他胸中渟蓄着无数的不平。在官场时,感于官场的复杂与黑暗,想要挂冠归隐,与麋鹿为友;一旦真正被排挤,回到家中,无所作为,又会因报国无门而感叹寂寞,愤愤不平,大多数正直而有志向的文人,几乎都碰到过这类矛盾。李弥逊是如此,被人们普遍称赞的司马光也是如此。司马光罢官后也作过一首与李弥逊类似的诗,中有句云:“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愤疾之情,溢于言表。
3、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心烦意乱的情绪。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困,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闷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了极致。
22
【译文】
一钩残月挂在天空,月色昏昏,漏声滴答,黑夜正长;一盏油灯,忽明忽暗,寂寂地照着我的床。多病的身子,最早感觉到风霜的寒意;做梦回到家乡,梦中不知道远隔千山万水,道路漫漫。披衣而坐,纷扰的世事乱人心胸,禁不住慷慨高歌;起床徘徊,俯仰天地,只见到一片孤寂凄凉。那凄切的鸣蝉声传入耳中,使我的心更乱;它紧抱着萧疏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
【鉴赏】
首联铺设的是一个很能引起悲伤情绪的环境,昏黄的月色、不绝的更漏、幽暗欲灭的灯火,都是足以使人不寐思乡的诱导物;诗人又把景物根据心情作了点睛,使它们都带有明显的残缺不足,由此,诗人心情烦乱、辗转反侧的情况,都通过景物得到了反衬。
上联采用景物构成凄凉环境,次联便直接写人的凄凉。“病身”二字与上联气氛呼应,“归梦不知山水长”点出何以倍感凄凉,指出梦中曾还家乡,梦醒后更加怅惘。从时序上来说,这联与上联是倒装,上联的凄凉景物,正是梦醒后拖着多病的身子所产生的感伤心情时对外物的反映,经诗人有意颠倒,更鲜明地突出了诗的中心所在。
半夜梦醒,无法入睡,感到昏月、漏声、灯火格外地烦人,越想睡越睡不着,诗人干脆坐了起来,想起生平怀有大志,但如今年已三十,功名渺茫,不禁感慨万分,以至于慷慨起歌,抑郁难平,下床来,徘徊窗下,窗外的景色仍是凄凉不堪。他就如此在感情的煎熬下,等到天亮,上马起程,路旁的梧桐树黄叶纷披,阵阵蝉唱,撩人心绪。第三联抒情,让各种思念纷至沓来,与上两联联成一体,包裹融浑,在似诉未诉、似露未露中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很委婉含蓄。尾联写景色撩人,似与前无关,却恰恰表达出夜来的思绪仍然缭绕心头,在取景的动机及景色的色块上与首联呼应,以乱蝉、黄叶,衬点凄凉心境。
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