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4:30:25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汇编

古诗词文体常识(一课时)

一、古诗分类 1、按形式分为:

(1)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唐以前的诗歌和唐以后的非近体诗都是古体诗。主要有四言诗(以《诗经》为主)、骚体诗(骚体,亦称楚辞体,是屈原创立的,多为七言,常用“兮”字结尾,如《离骚》)、乐府诗(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民歌,多为五言,如《迢迢牵牛星》)、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2)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绝句:全诗四句,分五绝和七绝,无需对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全诗八句,分五律和七律;三与四句对仗,五与六句对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即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按题材分为:

(1)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开创。如孟浩然《过故人庄》、陆游《游山西村》。

(2)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而创作的诗歌。如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

(3)写景诗:是指描写自然山水的诗歌。如李白《望庐山瀑布》、王维《鸟鸣涧》。 (4)咏物诗: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如王安石《梅花》、于谦《石灰吟》。

(5)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如李清照《绝句》、刘禹锡《乌衣巷》。

(6)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李白《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赠汪伦》。 (8)爱情诗:是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歌。如李商隐《夜雨寄北》、汉乐府《涉江采芙蓉》。

(9)感遇诗:对所遇事物抒发感慨的诗。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龚自珍《己亥杂诗》

1

3、按表达方式分为:

(1)叙事诗:杜甫《石壕吏》、白居易《卖炭翁》。 (2)抒情诗: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杜牧《泊秦淮》。 (3)议论诗:朱熹《观书有感》、苏轼《题西林壁》。 二、词

1、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乐府、长短句如《白石道人歌曲》、《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2、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片或一阕,第一段叫上片或上阕,第二段叫下片或下阕。 3、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题与内容有关。 词可以无题,但一定有词牌名。

鉴赏古诗词的人物形象(一课时)

1、知识储备

(1)人物形象的分类:

①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 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柳宗元《江雪》中渔翁的形象。 (2)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 ①描述人物生活的环境,指出其特点; ②描述人物的生活,指出其特点; ③用一句话表述人物的性情特点及身份。

2、范例精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 隐 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2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隐者”的形象。

一、二句写一条小路沿着山崖靠着青翠的山壁通向山的深处,半山坳寒云缭绕着山泉岩石,表现了隐者生活环境的僻远、幽深。三、四句写隐者酿制的酒熟了,他自饮自酌,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的情景,表现了隐者生活的闲适自在、与世无争。全诗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淡泊闲适的隐者形象。

【译文】

我沿着山崖上的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半山坳寒冷的云朵环绕着山泉和岩石。隐者酿制的酒熟了,他自饮自酌,足不出户,残花落满地面,丝毫没有人的行迹。

【鉴赏】

这首小诗,前两句写“访”。诗说一条小路,沿着山崖,靠着青翠的山壁,直通向山的深处,山中寒云缭绕着山泉危石。诗极力铺写了隐者所居之地的环境,通过这幽深静阒的环境,突出隐居在这里的人的避世脱俗、高蹈绝尘的襟怀,未写人而人已呼之欲出。第一句的诗眼“踏”字下得很切,呼应诗题“访”字,使山景是作为诗人在来访途中所见,山路与山坳的两组景色也分出了先后层次,益显得山高幽深。如改成“近”、“贴”等类词,便成了单纯写景,跌入下乘。第二句的“抱”字,形象地刻绘出泉水蜿蜒、山石清秀、云气缭绕的景况,很见锤炼之工。

三、四句写隐者喝着自酿的酒,颓然醉倒,足不出户,门外落红满地,无人洒扫。这两句不直说隐者之高,只是通过他疏懒闲适、脱略形骸的生活,表现他与世无争、万事不关心的淡泊情怀,与宋邵雍《安乐窝》绝句中的后两句“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极为相近。诗即事达情,与上两句的景物描写合成一个整体,由此表达自己对隐者的崇敬。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出仕与归隐是一对矛盾。由于自身的抱负与向往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便促使诗人们转而赞美自然,赞美返回自然的隐士。自从陶渊明热衷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的生活以来,不少诗人讴歌无忧无虑、沉湎自然的生活,要“独无外物牵,道此幽居情”(韦应物《幽居》)。发展到最后,把疲倦于现实生活的观念进一步变化成疲倦于一切,连日常的应酬、洒扫,朋友间的来往也不放在心上,以门外青苔、落花不扫、人迹不到为高,如贾岛诗所述“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郭祥正这首诗的三、四句,赞赏隐士闭门饮酒,门无人迹,落花狼藉,也是这种思想的延伸,可视作中国写隐士的诗的共同点。

3、课堂练习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首联写清风吹开柴门,刚辟的小径新栽了许多竹子;颔联写竹梢的影子追随茶碗细细地落在轩中,竹叶的清音追随篆烟轻轻地飘来。这两联表现了诗人生活环境的简朴、清幽。颈联写暑天倦来躺卧,看星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冬天闲来吟诗,看素雪覆压着竹枝,反映了诗人生活的闲适、洒脱。尾联诗人设想这儿的冬季一定更好,不要移走墙下的一株梅花,表现出诗人高洁、闲雅的情趣。全诗塑造了一个生活简朴、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译文】

柴门被风吹开,轩的前面,小径才开辟,竹子刚栽下。竹梢的影子追随茶碗细细地落在轩中,竹叶的音响追随篆烟轻轻地飘来。暑天倦卧,可以看到星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冬天闲来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在竹枝的景象。设想冬季,这儿的景象,一定更好;不要移走墙下的那一株梅花。

这首诗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本身的志趣。作者虽然出身于勋业很高的富贵之家,但心志清隽,爱好闲雅,摆脱了富贵子弟庸俗的习气。

【鉴赏】

开头两句写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环境是非常优雅的。三四两句写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妙在结合轩中的清事来写,显得自然而洒脱,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第五六两句写竹轩清趣,写的是暑天的夜晚和冬天下雪的白昼,以轩内倦卧看星,和冬天对雪闲吟为主,以“星穿过”和“雪压摧”相应地写竹,达到水乳交融、情景俱妙的程度。因此时尚在夏季,所以第六句所写的情事,只是虚写,是预想如此。作者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是梅花的季节,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纵使不是雪天,也便梅竹同淸,使竹轩更有幽致。若是下雪的话,那么雪地映梅花,静听竹林里敲金戞玉的

4

搜索更多关于: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汇编 古诗词文体常识(一课时) 一、古诗分类 1、按形式分为: (1)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唐以前的诗歌和唐以后的非近体诗都是古体诗。主要有四言诗(以《诗经》为主)、骚体诗(骚体,亦称楚辞体,是屈原创立的,多为七言,常用“兮”字结尾,如《离骚》)、乐府诗(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民歌,多为五言,如《迢迢牵牛星》)、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2)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绝句:全诗四句,分五绝和七绝,无需对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全诗八句,分五律和七律;三与四句对仗,五与六句对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即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按题材分为: (1)田园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