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南、西南土壤污染问题梳理 - 图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南、西南土壤污染问题梳理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5:10:09

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污染地块、受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

(1)土壤污染状况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生产煤炭、钢铁和石油。其中辽宁主要以钢铁和机械重工业为支柱;吉林以汽车和新兴的生物医药为主;黑龙江以石油和煤炭为重。由于长期进行重工业、采矿及石油开采活动,使得重金属、石油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长期累积,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严重的土壤问题。

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重工业分布密集且类型较多,其由于工矿企业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工业冶炼与采矿区土壤污染。开采于1972年,1982年,1991年和2001年的辽河油田周边土壤中石油含量为4789.86-32491.31mg/kg,是国家农业标准临界值(500mg/kg)的9.6-65倍。辽宁省东部山区岫岩、宽甸、凤城3个县重污染区占30.05%,中污染区域占29.42%,主要原因是当地受到高度频繁的采矿和冶炼活动影响。辽宁葫芦岛八家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中镉(Cd)超标率达100%,铅(Pb)超标率达66.7%;丹东市青城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中铅(Pb)超标率达到66.7%。二是城市典型工业区土壤污染。城市典型工业区的大部分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史较长,“三废”排放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较高且种类繁多,城市土壤环境作为大气、水体和固体废物重污染物的重要受纳体,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在土壤中长期滞留。沈阳冶炼厂厂区及其周围土壤表层土壤(0-20cm)中镉(Cd)、铅(Pb)、铜(Cu)和锌(Zn)平均含量分别为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的74.92,2.27,4.07和3.15倍,土壤

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达到了55.05.此外,葫芦岛锌厂附近镉(Cd)超标率达100%,铜超标率达20%。说明辽宁省城市典型工业区的土壤环境已长期严重地受到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吉林省同样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在吉长公路及松花江沿岸分布着多家大型工厂,如:长春汽车厂、吉林造纸厂、中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热电厂、冀东水泥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化纤厂、吉林燃料乙醇、天合实业有限公司等等。这些工厂生产活动排放的工业废气、粉尘对土壤的污染面积达6000多亩,其中包括1650亩蔬菜地所产的蔬菜无法上市销售。吉林市冀东水泥厂年排放粉尘高达2万多吨,对土壤的污染达110平方公里。

黑龙江省的主要支柱产业为石油和煤炭开采及化工冶炼,石油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和固体废物,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渗漏问题,这些过程都会使土壤中总烃、酚类长期滞留,造成土壤污染;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使得开采场地周边土壤铜(Cu)、锌(Zn)、铅(Pb)、镉(Cd)等重金属污染增加;工业生产产生的大气粉尘和固体废物也会造成周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大庆是著名的石油城,其油气开采已有60年,但是由于工艺水平、处理技术、防护措施等具有限制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废钻井液、井喷、管道溢漏等,使得油气开发区和石油化工区的受到较重污染,其中铅的权重较大,污染物主要来源为废钻井液。 大庆市化肥厂的废气曾使133.3公顷土地受到污染;牡丹江水泥厂,每天粉尘排空130多吨,严重污染了周围土壤;安达磷肥厂硫酸车间年产硫酸8万吨,形成二氧化硫酸雾是246.7公顷土让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伊春地区的西林铅锌矿过去随意排放尾矿,淹没土地5平方公里,造成周边土壤镉(Cd)、铅(Pb)、锌(Zn)等重金属严重超标。

总体而言,东北老工业基地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土壤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矿业生产活动及石油开采,主要污染物为以镉(Cd)、铜(Cu)、铅(Pb)、锌(Zn)、汞(Hg)等为主的重金属及石油烃和酚类。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区,工矿生产、大棚作业等是造成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污染源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北部分布较少。 (2)土壤污染短板及原因分析

第一,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依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拉动经济增长,使得工业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大量地在冶炼厂、采矿场等工矿业企业周边累积,这些物质通过径流、雨水淋滤等作用在土壤中迁移,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壤污染。

第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成立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建设,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而传统的重工业技术落后、结构单一、设备陈旧、生产方式落后,并且对污废物质的处理不达标,未达标的废水废渣大量的排放到周边土地和农田中,造成土壤污染。

第三,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建国初期工业材料原料的主要产地,当时全国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工业为重,使得环境问题被忽视。老工业基地的重工业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监管监测力度较弱,厂区污废物处理处臵设施资金投入较小,有害物质长期任意堆放排放,造成严重的土壤环境问题。 (3)对策建议及重点任务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土壤污染的不同原因,应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设臵重点任务。

首先,针对发展方式问题,老工业基地需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向低

碳发展转变。钢铁冶炼企业需要加强选矿技术改造,同时企业要选购把好燃料关,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弃物以及废气的产生,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另外,在减排方面,应提高二次能源的利用率,既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实现减少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实现提高环保效益的目标。在能源消耗方面,老工业基地应通过不断推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政策,降低煤炭的消耗占比,逐渐提升天然气以及其他类型的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

其次,对于产业结构问题,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能耗低、产量高、污染小的高新技术逐渐替代传统重工业落后的技术。加快工业基地内大型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沉旧设备更新等;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根据生产需求,使用相适宜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避免过量生产问题。机械制造业应向柔性化、灵敏化和智能化“三化”方向发展,逐渐实现“精益生产”。

最后,对于企业环境监管制度和资金问题,政府应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限制企业排污,鼓励企业进行环保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老工业基地的部分企业建厂早,环保设施差,政府应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对其污废物处理处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于环保设施相对完善的企业,督促企业定期进行日常监测,监测设备要定期维护,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率和监测数据准确性,充分发挥监测设施在污染物排放中的控制作用。对于排放不达标的企业,政府应责令强制进行整改、关停等措施,保障污染物按标准排放。

二、中南地区

(1)土壤污染状况

位于中南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广西4个省土壤污染状况较为严重,主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污染地块、受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 (1)土壤污染状况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生产煤炭、钢铁和石油。其中辽宁主要以钢铁和机械重工业为支柱;吉林以汽车和新兴的生物医药为主;黑龙江以石油和煤炭为重。由于长期进行重工业、采矿及石油开采活动,使得重金属、石油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长期累积,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严重的土壤问题。 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重工业分布密集且类型较多,其由于工矿企业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工业冶炼与采矿区土壤污染。开采于1972年,1982年,1991年和2001年的辽河油田周边土壤中石油含量为4789.86-32491.31mg/kg,是国家农业标准临界值(500mg/kg)的9.6-65倍。辽宁省东部山区岫岩、宽甸、凤城3个县重污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