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收集材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 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
1、 疏通“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 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平淡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美。 2、把握词中作者抒发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1、 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 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方法 收集整理资料、朗读、讨论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给李清照的颁奖词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词人。她的词,时而温婉细腻,楚楚动人;时而纵横豪放,掷地有声。她在那个视女性为附属物的时代里,巾帼不让须眉。她追求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时代女性的特征已经凸显。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作为一位词人,她成就卓越;作为一位女性,她意义非凡。 (二) 整体把握
1、让学生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初步把握一下这两首词的情感。要求学生将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请学生将收集到的关于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的资料展示出来。明确这两首词的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一生经历以宋室南迁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身在官宦之家,生活优越,受父亲影响,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
后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
之苦。
后期: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
后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再嫁,遇人不淑,不到一百天就结束了这段婚姻,过着寡居的生活。无依无靠,迁徙漂泊,最后寂寞地死在了江南。
1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它的内涵是?(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三) 深层理解 《醉花阴》
1、 请大家以“李清照的一天”为主题,整理出李清照在《醉花阴》这首词中所做的事情以
及她的心情。(做了哪些事,做这些事的时候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以时间为轴,可分为三个阶段——永昼:看薄雾浓云、瑞脑销金兽。心情:愁; 半夜:玉枕纱橱。心情:凉; 黄昏:东篱把酒。心情:销魂。)
2、 请任选一种心情进行分析,思考李清照是如何表现自己的这种心情的? (愁: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李清照因思念丈夫而愁苦。)
(凉: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该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的。不仅仅是肌肤在夜间感受到气温低而凉,更是因为孤单一人而觉得内心凉。)
(销魂: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因而倍感伤神。) (四) 探究 《醉花阴》
1、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清照的状态。(明确:瘦)
2、人瘦很好理解,但为什么用“瘦”字来形容菊花呢? “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从“卷”中,我可以想象西风一定很大很猛,所以风中的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菊花的“瘦”不是吹出来的,那它的“瘦”又从何而来? 外形比较瘦,看它的茎又细又长,像个瘦高个儿。它的花瓣也很单薄,瘦窄。 3、 那为什么说“人比黄花瘦”呀?人再瘦也不至于花还瘦吧?
(可能强调的不仅仅是外形,更多的是精神。西风中的菊花尚且能斗风傲霜,但帘内的词人却因为思念和孤独而萎靡不振。反衬,写出人尚不如花。
词人“愁”瘦了,你看思念把人都折磨得比黄花还瘦,可见词人心里有多苦,思念有多深。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 附:板书
时间 事件 心情 永昼 看薄雾浓云、瑞脑销金兽。 愁 半夜 玉枕纱橱 凉 黄昏 东篱把酒 销魂
2
(三)、深层理解 《声声慢》
1、 找出全词中的词眼。(“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 2、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光景或状况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这次
第”有哪些?试选一个场景来分析这其中的“愁”。
(首先明确,这光景指前面种种情景,然后再来分析前面所描述的情景。) (①“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这两句,要说的是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环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这是借气候之冷暖无常,写飘零憔悴之苦。
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看到写酒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愁,本要说的是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用意含蓄,言酒“淡”,其实是说愁“浓”,以至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借“雁”之意象来传达内心的愁苦。雁到秋天,由北向南,词人亦是北方人,避难南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居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古有雁足传书之说,而此时见雁,却无亲人的音讯,那份思乡之愁绪怎能不油然而生。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词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非指菊花枯萎凋谢。古人有九九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但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欣赏金石拓片。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渗透着深刻的生命悲哀。 ⑤“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日长难熬,度日如年,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极写愁苦已极,寂寞难耐的痛苦。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 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不也是词人的心头在滴泪吗!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 ,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五) 探究 《声声慢》
1、这首词使用了很多叠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试分析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以参考P42页,唐圭璋《唐宋词简释》的注解)
这14个字虽是重叠使用,却绝无重复累赘之感,朗读起来,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你能感觉到她心中塞满了愁苦,她需要发泄,需要倾诉,她想一口气把心中所有的愁苦全都吐出来。
3
细细地体味,开篇的“寻寻觅觅”是寻找的动作,词人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是什么呢?是流亡以前安定、闲适的生活,是丈夫在世时的情意,还是心爱的金石拓片?词人“寻寻觅觅”地找,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这反映词人内心空荡,无可排遣寄托。然而寻找的结果是“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包围。“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此三句,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
附:板书
喝淡酒 看北雁南飞
次第 看黄花堆积,无人采摘 怎一个愁字了得! 守在床旁等天黑
看梧桐与细雨,听雨打梧桐
(六) 总结
李清照的这两首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着四种一样的景物,它们分别是:酒、黄昏、风以及黄花,这些景物传达出来的情感也是非常低沉和灰暗的。两首词共有的情感都是“愁”,一个“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个“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然而愁的内涵却是不完全相同的。《醉花阴》之“愁”是百无聊赖的闲愁、重阳独酌的清愁以及刻骨相思的离愁。而《声声慢》之“愁”,是孀居之悲、年迈之叹、飘零之苦还有亡国之痛。时代之变和个人的身世遭遇在李清照的词中都有着反映,同时也影响着李清照的词。我们在赏析她的词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李清照的身世遭遇。 (七)作业:对对联 上联:《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夫妻暂离但彼此眷恋的幸福生活的写照,是一首惆怅的幽怨的洋溢着相思之愁的思夫绝唱。 下联:《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国亡夫丧且颠沛流离的磨难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充满了忧患之愁的泣血之歌。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