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4:10:23

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高考和新课标,以扎实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以促进新课改内涵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以课题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改革深化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本着“面向高考、服务学学生、服务教学”的研究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找到适合我校有效教学的策略及方法,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用到的主要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和可代替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和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新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教学最优化理论。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它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

3、多元智能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它强调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方式变革。

4、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学习理论主要是在描述和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学习开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情况”的问题。其核心的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策略,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

5、“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该围绕“最近发展区”大做文章,通过联系簿、周记、作业本、期末鉴定、书信等载体给学生写评语,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而想让教学有价值,就必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者说,必须找到那些他们不能独立地解决,却能在课堂环境里,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得到

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在教学之前确实是他们不能独立解决的,而在教学之后却能独立解决了,教学就显示了它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根据我校高一文综实际,本课题将在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将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展开。在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等作表征分析,重点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诊断并分析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生效率不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2、重视课堂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自然生成。开展教师教的策略研究 (1)重视课前的教学设计——科学预设。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材料;开发教学资源;选择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方案的编写方法等。

(2)开展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包括探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有效教学方式,研究课程整合的方法,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化,重建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的师生关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校本化实施,灵活处理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进许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探讨课堂提问的策略、练习策略,如何人既关注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土和有效应用等。

(3)开展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研究。包括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与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探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构建历史学科有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3、重视课后的及时反馈——倾听、反思、教学效能等方面分块搜集资料展开教研,开展学生学的策略研究。

以提高学生学生积极性;情景创设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培养问题意识策略,他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主练习和实践能力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

(1)深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促进三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探讨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中运用的突进、方法、技巧、调控方式等学习策略,使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二)研究方法

主要方法:本课题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

兼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包括专题研究、课题论坛——借鉴学习经典理论、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观摩、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经验论文等。)

1、文献法。组织参与课题教师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以正确的理论开指导课堂实践,吸纳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教师自身也要综合运用各种路径,

搜索更多关于: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高考和新课标,以扎实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以促进新课改内涵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以课题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改革深化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本着“面向高考、服务学学生、服务教学”的研究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找到适合我校有效教学的策略及方法,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用到的主要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