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
2019年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读图,完成第1~2题。
1.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2.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②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壳开始隆起;③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①表示岩层断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新洋壳。第2题,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 读“部分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第3~5题。
3.①处的海底地形为( ) A.洋中脊 B.岛弧 C.海沟 D.洋盆
4.①②③④中年龄最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①处的海底地形是( )
A.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
B.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 C.大洋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的 D.相向运动的大陆板块彼此接近而形成的 答案:3.A 4.D 5.B
解析:该组题以部分海底地形示意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的相关知识。第3题,①处洋壳向两侧运动,为新的洋壳诞生处,是洋中脊。第4题,洋中脊为新洋壳形成的地方,年龄最小,距它越远,年龄越老。第5题,①处海底地形为洋中脊,它是地幔物质沿断裂带涌出后冷却凝结形成的。 下图是“板块运动与地幔物质运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是( ) A.地幔物质的对流 B.地球自转离心力 C.天体之间的引力 D.地转偏向力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海沟,是板块生长边界
2019年
B.甲附近多火山、地震 C.乙处岩石年龄比甲处老
D.乙处海底地形在大西洋中的走向呈“入”字形 答案:6.A 7.B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内部因为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大量的热,使地幔物质发生对流从而带动板块运动。图中甲处为海沟,是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活动。乙处为洋中脊,在大西洋中的走向呈“S”形。甲处岩石年龄比乙处老。
二、能力提升
1.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大西洋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形成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答案:B
解析:大西洋是由海底扩张而形成的;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地中海一部分消失;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2.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大洋均有洋中脊,且位于大洋中部 B.各类海底地形中,洋盆面积最大 C.各大洋中都有众多的岛弧、海沟 D.边缘海的海底都是大陆架 答案:B
解析:太平洋中脊位于太平洋东部;太平洋西侧为大洋板块俯冲带,有众多的岛弧、海沟,其他大洋岛弧、海沟少;边缘海的海底不完全是大陆架,如东海、南海。 读下图,完成第3~5题。
★3.图③中的岛屿形成的原因是( ) A.两侧的海峡断裂扩张 B.海底火山喷发
C.大洋板块俯冲,使大陆板块受挤隆起而成 D.洋中脊抬升而成
★4.①~④图中都占有一定面积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5.①~④中,邻世界最大火山地震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C 4.B 5.C
解析:第3题,图③中岛屿为台湾岛。台湾岛为大陆岛,是由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使大陆板块受挤隆起而形成的。第4题,①图处在板块消亡地带,北面为亚欧板块,南面为非洲板块,②图全部属于亚欧板块,③图主要属于亚欧板块,④图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地带,故选B项。第5题,世界最大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③位于该地震带中,①④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震。
2019年
读下图,完成第6~8题。
6.能较好地解释图中A和H形成的理论是( ) A.海底扩张说 B.板块构造学说 C.大陆漂移学说 D.上帝造地(球)说
7.图中各字母所在地点的距离越来越近的是( ) A.B和C B.E和D C.A和D D.C和E
8.下列最能代表海洋地壳从P到E的年龄分布状况的是
( )
答案:6.B 7.C 8.C
解析:A处为海沟,H处为海岸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海沟和海岸山脉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新洋壳诞生的地区为洋中脊,地幔物质对流使洋壳从洋中脊向两侧推移,所以距离越来越近的是A和D。由洋中脊到海沟,岩石的年龄越来越老。 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9.根据海底扩张说,图中属于洋壳诞生处的是( ) A.A B.B C.C D.D 10.图中岛屿形成的原因是( )
A.两侧海底岩层断裂下陷,中间岩层隆起 B.海底火山喷发
C.大洋板块俯冲,使大陆板块受挤压隆起 D.洋中脊抬升 答案:9.D 10.C
解析:第9题,由图可以判断,D处为洋中脊,海底扩张说认为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第10题,图中的岛屿位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接地带附近,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的底部,使大陆板块受挤压隆起形成岛屿。 读“某大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完成第11~15题。
2019年
11.关于图中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底全部属于一个板块 B.板块边界都是消亡边界
C.西侧多岛弧,东面多高大山地 D.边缘地壳稳定,内部多火山、地震 12.图中表示洋中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中洋底地层年龄最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②是( )
A.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而形成 B.地幔物质从裂谷带涌出,冷却凝固而形成
C.新洋壳推动旧洋壳向两侧推开,洋底扩张而形成 D.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
15.关于图示区域东部甲处的高大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乞力马扎罗山成因相同
B.由印度洋板块俯冲大陆板块隆起而成 C.与③处板块边界类型相同 D.形成过程与美洲板块无关
答案:11.C 12.A 13.D 14.C 15.C
解析:第11题,图中大洋为太平洋,洋底分属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中的板块边界主要为消亡边界,也有生长边界;太平洋边缘为板块交接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故A、B、D三项错。第12题,①处海底岩石年龄最轻,且向两侧变老,洋中脊是新洋壳的诞生处,岩石年龄最轻。第13题,④位于洋盆的边缘,距洋中脊远,③不在洋壳上,可排除。根据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④比①②均老。第14题,②为洋盆,是洋底扩张而形成的。第15题,乞力马扎罗山为火山喷发而成,甲处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而成,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洋中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地震使海底抬升
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17.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 A.岛弧和海沟 B.海岭和海沟 C.海岭和裂谷 D.岛弧和裂谷 答案: 16.C 17.A
解析:第16题,洋中脊是海底扩张岩浆上涌而形成的。第17题,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往往形成岛弧、海沟或海岸山脉。
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