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学案(含答案)高中生物考前复习资料一轮复习
的 ,若要获得β-胡萝卜素,还需要进一步的 。
2.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有 、 、 、 、 、 。 思考:影响萃取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案例
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如下。
1.选取500 g新鲜的胡萝卜,用清水洗净,沥干、切碎,然后在40 ℃的烘箱中烘干,时间约需2 h,将干燥后的胡萝卜进一步粉碎过筛。注意胡萝卜的粉碎一定要彻底。
2.将样品放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 mL石油醚混匀,按教科书中图6-7所示安装萃取回流装置,萃取30 min,然后过滤萃取液,除去固体物质。
3.按教科书中图6-2所示安装蒸馏装置,对萃取的样品进行浓缩。具体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见本专题课题1的案例1。
4.收集接受器中的样品,观察样品的颜色和气味,并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层析时注意选择干净的滤纸,为了防止操作时对滤纸的污染,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滤纸,可以带手套进行操作。点样时应注意点样斑点不能太大(直径应小于0.5 cm),如果用吹风机吹干,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斑点会变黄。将点好样的滤纸卷成筒状,卷纸时注意滤纸的两边不能相互接触,以免因毛细管现象导致溶剂沿滤纸两边的移动加快,溶剂前沿不齐,影响结果。
课题成果评价
(一)确定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方案
在进行本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和时间进行萃取,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确定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方案。
(二)是否出现对应的层析带
如果萃取样品中出现了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由于提取物中含有杂质,萃取样品的颜色可能比标准样品的颜色浅,我们也可以通过颜色的比较,初步确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的量。
答案和提示
(一)[资料一] 萃取剂的选择讨论题
1.乙醇和丙酮能够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吗?为什么?
答:胡萝卜素可溶于乙醇和丙酮,但它们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用它们作萃取剂。
2.在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几种有机溶剂中,哪种最适宜用来提取胡萝卜素? 答:在这五种有机溶剂中,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
(二)练习
1.答: 列表分析如下。 提取方法 实验原理 方法步骤 适用范围 水蒸气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蒸馏 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
1.水蒸气蒸馏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2.分离油层 21
性强的芳香油 来 3.除水过滤 1.石灰水浸泡、漂洗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压榨法 2.压榨、过滤、静置 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提取 3.再次过滤 有机溶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1.粉碎、干燥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2.萃取、过滤 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液3.浓缩 中 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剂萃取 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参考答案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 (1)酵母菌 兼性厌氧型 有氧时C6H12O6+6H2O+6O2 → 6CO2+12H2O+能量,无氧时C6H12O6 → 2C2H5OH+2CO2+能量, 酒精
(2)附着于葡萄品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20 ℃ 酸性(3)酒精度 色素 深红 (4)缺氧 酸性
2. (1)醋酸菌 需氧型
(2)醋酸 乙醇 乙醛 C2H5OH+O2→CH3COOH +H2O 3. (1)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2)1/3
(3)18~25 ℃ 10---12天
(4)30—35℃ 7—8天 通气口 4. (1)重铬酸钾 (2)酸性 灰绿色
5.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1. (1).肽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2).青霉 酵母 曲霉 毛霉 毛霉 真菌 土壤 水果 蔬菜 谷物 (3).无菌 毛霉 污染
2. 毛霉 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3. (1)15--18℃ 毛霉孢子(2)增加盐量 铺厚一些 成形 抑制其它微生物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影响腐乳的口味(3)12% 抑制 腐乳成熟时间延长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防腐杀菌(4)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异氧厌氧型 无氧 空气 土壤 植物体表面 肠道 乳酸链球菌 乳酸杆菌乳酸杆菌 2.白色粉末 水 添加剂 0.3-0.5 3 适宜温度 PH 一定的微生物
22
3.盐水配制 封坛(1)4:1 煮沸冷却(2)一半 八成满 没过全部菜料 注满水 无氧(3)时间 温度
食盐的用量 腌制时间 细菌大量繁殖 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4.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一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染料 制备标准显色液 比色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2.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PH 特殊营养物质 氧气 3.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
4.使用较为温和的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危害的微生物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5.煮沸消毒 酒精 氯气 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紫外线 化学药物 6.计算 称量 融化 灭菌 倒平板
7.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法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并将不同稀释度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8.(1)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 菌落 4℃ 较短 污染(2)甘油管藏法 -20℃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 脲酶 氨和CO 尿素 固体
2.DNA多聚酶链式反应 少量DNA 大量复制的技术 3.目的菌株 营养、温度、PH等
4.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5. 稀释涂布平板法 样品稀释液中一个活菌 30~300 (平均菌落数÷涂布的稀释液体积)×稀释倍数 恰当的稀释度 显微镜直接计数
6. 低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 一个 菌落 菌落数
7.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指除了被测试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组 实验组
8. 实验方案、材料用具、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9.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10.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数量最大 种类最多 不同 11. 70%~80% 中性
12.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13.避免混淆 14. 生物化学
15. 脲酶 氨 增强 升高 pH 尿素 酚红 红 分解尿素
23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多糖 棉花
2.复合 C1酶、Cx酶 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
3. 刚果红染色法 颜色 刚果红 红色复合物 纤维素酶 透明圈
4. 土壤取样 选择培养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5. 发酵产纤维素酶 液体 固体 葡萄糖
专题三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月季的花药培养
? 遗传信息 完整个体 全能性 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选择性表达 ? 快速繁殖 脱毒 人工 新品种 工厂化生产 ?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稳定性
? 细胞分裂 疏松而无规则 液泡化 无定形 薄壁 ?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 年龄 保存时间的长短 未开化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 MS N、P、S、K、Ca、Mg Fe、Mn、B、Zn、Cu、Mo、Cl、Ni、I、Co ?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浓度 使用的先后顺序 用量的比例 ? 温度 光 5.8 18-22℃ 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小时 ? 浓缩倍数 蒸馏水
? 蔗糖 蒸馏水 1000 植物激素 ? 高压蒸汽灭菌
?
70%的酒精 灭菌 形态学上端 7~8 操作步骤相同,而且都要求无菌操作度 光照 封口膜 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 四分体 单核 双核 ? 4 很多
? 愈伤组织 分化 胚状体 分化 ? 材料的选择 培养基的组成
?
? 镜检 醋酸洋红溶液 焙花青-铬钒溶液 红 蓝黑 ? 卡诺氏固定液 无水酒精和冰醋酸 3:1
? 无菌 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花丝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 培养基 7~10 MS 5.8 25 IAA BA IAA ?
愈伤组织 分化培养基 分开 染色体倍性
24
无菌箱 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